" 来之前我还以为要重拍,连钱都准备好了。"52 岁的石江(化名)因脚部韧带断裂,近日带着外院影像资料来到黔东南州人民医院。骨一科医生刘堂勇调阅后明确告知:" 患处情况与片子吻合,无需重做检查。" 一次核磁共振和 CT 的免检,为石江省下不少费用。
这背后,是贵州持续推进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革。如今,一份报告在全省医疗机构间 " 一路绿灯 ",让患者少跑腿、少花钱、少等待,医疗服务的 " 温度 " 不断提升。
百姓账本,从 " 重复查 " 到 " 一次过 " 的安心
对患者而言,结果互认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减负,更是心里的踏实与就医效率的提升。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工作人员正在为患者做 CT 检查
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居民李显荣前不久突发腹痛,凭借乡镇卫生院的一份 CT 报告,直接被三甲医院收治入院。" 如果还要排队做检查、等结果,肯定耽误病情。" 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病床上,李显荣说," 乡镇医院的检查结果也认可,既方便又省钱。"
这样的便利并非个例。因胎儿心率过快,方女士从盘州紧急转院。得益于检查结果互认,到达兴义市人民医院后,方女士迅速得到治疗。如今,方女士已顺利分娩晋升为三孩母亲。
黔西南州贞丰县重症患者老郭家属算了一笔账:县医院的 CT 和检验报告被上级医院直接采纳,避免重复检查,节省 1351.1 元。" 医生说‘结果可以参考,不用重做’那一刻,我们安心了。"
截至目前,全省所有接入平台医疗机构通过平台共享调阅 1328.47 万项次,减少重复检查检验 780.72 万项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12549.56 万元。
近年来,贵州出台《贵州省进一步推进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涵盖了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检查项目,涉及医疗服务全流程,尤其是那些结果相对稳定且费用较高的项目,如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血液、体液学检验等,都在互认范围内。政策明确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之间以及二级对三级医疗机构和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内部,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持续简化就医流程,减少重复检查、过度检查,让患者从 " 重复查 " 到 " 一次过 " 安心就医。
机制探秘,从 " 不敢认 " 到 " 规范认 " 的智慧
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曾是医疗服务中的 " 老大难 " 问题。过去,各家医院信息系统互不联通,设备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医生对外院检查结果 " 不敢认 "" 不愿认 "。
" 以前数据传不过来,互认就是空谈。"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史琳彦坦言,破局关键,在于打通信息壁垒。
2023 年,贵州搭建了省级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换平台,推动 9 个市(州)平台与省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黔东南州搭建了 " 影像云 " 与 " 医技云 ",黔西南州建成覆盖 3026 个工作站的州级共享平台,遵义市实现 47 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 …… 全省数据汇聚成一张网,为结果共享奠定了基础。
如今,医生开具检查检验申请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患者有符合条件的互认报告,如需开单复查,医生必须填写理由。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影像科工作人员正在审阅影片
但互认并不是 " 照单全收 "。作为黔东南州医疗质控中心,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建立了全流程质控体系,质控科科长林刚认为," 要让每一次互认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影像科主任王芳清比喻:" 就像用同一把尺子量东西,标准统一才能确保准确性。"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副院长杨天胤表示,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需满足三个核心前提:检查质量可控、患者病情稳定、检查时间合理。
为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规范化,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牵头每年定期培训、督导,从设备参数校准、技师拍摄体位标准,到阅片诊断能力提升,全方位统一诊疗标准,保障互认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
目前,贵州已初步构建起以 " 质量为基础、标准为前提、信息化为支撑、机制为保障 " 的长效管理体系,推动互认工作从 " 有形覆盖 " 向 " 有效运转 " 的深化。
未来蓝图,从 " 可互认 " 到 " 认得好 " 的进阶
目前,从 " 不敢认 " 已步入 " 可互认 ",贵州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纳入 2025 年度深化医改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加速向 " 认得好 " 进阶。
作为贵州医改 " 排头兵 ",遵义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纳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内容。遵义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冷启富介绍,遵义在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互认工作基础上,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互认工作,建立医联体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同时持续推动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病理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构建 " 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 " 服务模式。
" 对于重症医学科来说,检查检验互认让医生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可快速作出精准判断,避免因重复检查延误治疗。"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刘福艳说。
目前,全省已有 307 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接入省级互认平台,临床检验和影像检查互认项目分别达到 79 项和 397 项。
贵州正用数字化的纽带,编织着一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网,并通过 " 一站式 " 服务平台、投诉服务中心等建设,持续优化就医环境,推动服务升级。
来源 贵州日报 健康贵州
编辑 王欣 /编审 邓文盈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