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 · 乔布斯曾身无分文,后来成为亿万富翁。终其一生,无论有钱没钱,他对财富的态度都相当复杂,耐人寻味。他是一个反物质主义的嬉皮士,却在朋友要把自己的发明免费送人时,把这些发明变为获利工具。他是一个禅宗信徒,也曾到印度朝圣,最后却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是创业。然而不知何故,这些态度在他身上似乎和谐地交织在了一起,并不互相冲突。
他对一些物品拥有强烈的热爱,尤其是设计精巧、做工出色的物品,比如保时捷和奔驰汽车,亨克斯刀具,博朗电器,宝马摩托车,安塞尔 · 亚当斯 ( Ansel Adams ) 的摄影作品,贝森朵夫钢琴和 B&O 音响设备,等等。然而,无论多么有钱,他住的房子往往并不招摇,家具陈设非常简单,震颤派教徒看到也会自惭形秽。他从来不带随从、助理,甚至没有保镖。他买了一辆好车,但并没有司机,都是自己开车。马库拉让乔布斯跟他一起买一架里尔喷气式飞机,被他拒绝(不过他最终还是要求苹果给他配置了一架湾流飞机)。就像他的父亲一样,他在与供应商讨价还价时表现得非常强硬,但他不会让对利润的渴求凌驾于创造伟大产品的激情之上。
在苹果公司上市 30 年后,他反思了当年一夜暴富的感受:
"
我从没有担心过钱的问题。我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所以从不担心会忍饥挨饿。在雅达利工作后,我知道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工程师,足可以维持生活用度。读大学和在印度期间,我主动选择了清贫的生活,即使在工作之后,我的生活也相当简单。我本来是一个不太有钱的人,因为没钱,所以不用操心钱的事,这种状态很好。后来我变得非常富有,因为太有钱了,所以也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我注意到,苹果的一些员工在赚了大钱之后,就觉得生活品质必须有所提升。有些人买了劳斯莱斯,有些人买了豪宅,请来管家,还要找经理来管这些管家。他们的妻子纷纷整容,模样变得奇奇怪怪。这种人生太疯狂了,不是我想要的。我向自己保证:我绝对不会让金钱破坏我的人生。
"
乔布斯也并没有特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设立过一个基金会,并聘请专人管理。但这人让乔布斯十分搓火,因为他张口闭口就是慈善事业的 " 大胆创新 "、发挥捐赠的 " 杠杆效应 " 等。从那时起,乔布斯就很鄙视那些为善急欲人知的人,很反感推动慈善创新之类的想法。早些时候,他曾悄悄地寄出一张 5000 美元的支票,资助拉里 · 布里连特成立塞瓦基金会 ( Seva Foundation ) ,帮助贫困地区对抗疾病,他甚至同意加入其董事会。苹果上市后,布里连特立刻带着一些董事会成员,包括维维 · 格里维 ( Wavy Gravy ) 和杰里 · 加西亚 ( Jerry Garcia ) ,来到苹果募集善款,但乔布斯并没有积极配合。后来,乔布斯捐了一台 Apple II,还有一个石灰粉程序,说这套设备可以帮助基金会在尼泊尔开展失明调查计划。
在他送给个人的礼物中,最大的一份是给父母的。他送了保罗和克拉拉 · 乔布斯价值 75 万美元的股票。他们卖掉一些股票,还清了洛斯阿尔托斯房屋的贷款,还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小的庆祝派对。乔布斯前往参加。他说:" 这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不用背负贷款。他们邀请了一些朋友,场面非常温馨。" 即使有了钱,他们也并没有考虑换一套更好的房子。乔布斯说:" 他们对此不感兴趣。他们很满意当时的生活状态。" 老两口唯一的奢侈就是每年乘坐公主号游轮度假。乔布斯说,穿越巴拿马运河的那条航线是 " 爸爸的最爱 ",因为这会让他想起自己在海岸警卫队的时候,他们的船就是穿越巴拿马运河驶往旧金山退役的。
苹果大获成功,作为公司的代表人物,乔布斯也跟着名声大噪。1981 年 10 月,《公司》杂志成为首家把乔布斯作为封面人物的杂志,标题为 " 这个人永远改变了商业世界 "。封面上的乔布斯蓄着修剪整齐的胡子,长发造型一丝不苟,穿着蓝色牛仔裤、白色衬衫、缎面西装。他靠在一台 Apple II 上,直视镜头,眼神迷人(这眼神是从罗伯特 · 弗里德兰那里学来的)。杂志中写道:" 史蒂夫 · 乔布斯的言谈之中饱含惊人的热情,这个人看到了未来,也致力于把愿景变为现实。"
接下来就是《时代周刊》。1982 年 2 月,《时代周刊》推出青年企业家专题报道。杂志封面是一幅乔布斯的画像,画像中的他依然以催眠般的眼神紧盯镜头。封面故事说,乔布斯 " 几乎一手创造了个人电脑产业 "。由迈克尔 · 莫里茨撰写的人物简介中则写道:"26 岁的乔布斯领导着一家公司。6 年前,这家公司还设立在乔布斯父母家的卧室和车库里,今年,这家公司的销售额预计高达 6 亿美元……作为一名高管,乔布斯有时会对下属苛刻严厉。他自己也承认:‘我必须学会管控个人情绪。’ "
乔布斯虽然名利双收,但他依然把自己看作一个反主流文化的孩子。在一次斯坦福大学的课堂演讲中,他脱掉在威尔克斯 · 巴什福德定制的上衣和鞋子,爬到桌子上盘腿而坐。学生们提出了诸如 " 苹果的股价什么时候会上涨 " 的问题,乔布斯的回答都是一笔带过。相反,他热情洋溢地聊了很多自己对未来产品的设想,比如有朝一日制造出一台像书那么小的电脑。就这样,学生问的商业问题越来越少,乔布斯反客为主,开始向这些衣着整洁的学生发问:" 你们有多少人是处男处女?" 学生发出不好意思的笑声。" 你们中有多少人服用过迷幻药?" 在一阵紧张的笑声中,有一两个人举了手。乔布斯后来对此颇有微词。在他看来,这一代的孩子比他们这代人更加物质,更加追求名利。他说:" 我上学的时候,正好是 20 世纪 60 年代,实用主义的社会风气尚未盛行。现在的学生甚至不再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思考问题,至少差得很远。" 他说,他们那一代人就不一样。"20 世纪 60 年代的理想主义之风仍然影响着我们。我认识的大多数跟我年龄相仿的人的心里都永远地打上了理想主义的烙印。"
—— · END · ——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最新推出 2025 企业内训大课:
这套实操方法论,目前已为一线城市的企业内训超 300 场,超 60000 名企业家和管理精英参与学习,2 天学会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顾客经营体系,助力企业实现市场突破和组织变革。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