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下午,现货黄金直线跳水,一度跌 0.8%。截至发稿,报 4063.73 美元 / 盎司。

据悉,国内部分品牌金饰价格从 14 日开始已实现三连跌,其中,老庙黄金足金饰品今日报价 1289 元 / 克,较 13 日下跌 36 元 / 克;老凤祥足金饰品今日报价 1293 元 / 克,较 13 日下跌 32 元 / 克。周大福今日报价 1305 元 / 克,较 14 日高点下跌 28 元,周生生足金饰品今日报价 1305 元 / 克,较 14 日高点下跌 23 元 / 克。

伴随着近期金价大幅波动,商业银行继续对黄金积存金起点金额进行调整。每经记者注意到,11 月 11 日,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发布公告,再度上调积存金购金门槛。中信银行表示,自 2025 年 11 月 15 日起,将积存金定期积存计划定时定额最低定投金额从 1000 元调整为 1500 元。
而在上月,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宣布上调积存金产品起购金额,最低门槛纷纷突破千元大关。
除了调整最低门槛,每经记者还注意到,部分银行将积存金起点模式由按固定金额变更为随金价浮动方式。
与银行端密集调整相伴随的是,国际金价在触及阶段高点后出现显著回调,现货黄金已连续三个交易日走弱。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本轮回调成因主要系美国政府停摆风险暂时解除,使避险需求阶段性弱化;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 " 谨慎行事 " 信号,12 月降息概率由此前高点大幅回落至不足 50%;美元指数获得支撑,贵金属承压明显。
不过,也有机构观点指出,影响金价的宏观与地缘变量依旧复杂: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未实质缓解,中东等区域地缘风险仍处高位,金融市场的避险需求在中短期内仍可能反复。因而,金价未来仍有考验下方支撑的可能,整体格局更可能维持震荡。
尽管短线波动加剧,但多数机构依然维持长期看多的判断。瑞银策略师认为,黄金有望在 2026~2027 年间某个阶段创出 5000 美元 / 盎司的历史高位。嘉盛集团分析师亦指出,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后,财政赤字与债务压力仍将逐步恢复至高位水平,日本、法国、英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负担亦持续走重,使全球金融市场对风险对冲资产的需求难以显著下降。
花旗集团在最新黄金展望中给出了多个情景。其中,在概率约为 30% 的牛市情况下,若全球财富出现大规模重新配置,实物黄金市场供给侧难以有效承接增量需求,金价可能在 2027 年底被动推升至每盎司 6000 美元。
但花旗集团强调,这一情形并非其基准判断。相较之下,花旗更倾向于认为金价在 2026 年面临回调压力,并将该情景赋予 50% 的概率。基于美国经济环境改善的假设,花旗预计金价届时可能回落至 3650 美元 / 盎司。
此外,花旗集团还提出一个概率为 20% 的熊市路径:若地缘紧张、财政赤字等宏观担忧显著缓和,黄金的避险支撑削弱,金价可能在 2026 年底至 2027 年进一步下探至 3000 美元 / 盎司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