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我们在等车时,看到对面的楼盘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我快速掏出手机,翻出昨天的一条朋友圈和我老公说,我们那栋 28 楼的房子,已经卖出去了,业主今天准备搬家。
我上周才问了她的价格,没想到这么快就卖掉了。
我感慨完,又略有点不满地说,你亲戚也是的,每次说要买房,结果次次都没买成。
我早跟她们说了,要是有合适的,就过来实地看看。
看了要中意,价格也可以就下手,可她们总是有各种借口推脱不过来。
就像这 28 楼的,当时中介刚把房源放出来,她们就叫我帮忙加这个房主,想让我私下帮她们打探一下价格。
我当时内心是一百个不愿意。
她们经常连房都没看,就想套人家的底价,我总觉得这样不妥。
毕竟,你也只能问到一个大概市场价,真正的底价是靠谈出来的。
何况这房子,能不能看上还是一回事,何必浪费各自的时间和精力呢。
说真的,我现在都不太愿意帮她们问了。
我老公听我抱怨了一堆就说,你没发现吗,她们其实压根就不想买房。
一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样啊。
难怪每次真让她们过来看时,又会有各种拒绝的理由。
比如担心还会跌,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捡漏,可千万不要像我们这样,没几年就亏了几十万,太不划算了。
每每听到这,我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毕竟事实胜于雄辩,我无力反驳。
再比如,现在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可以再观望。
我不懂市场,说多了感觉好像我是中介,在中间赚抽成似的。
或者是,现在她们夫妻的工作不稳定,买了房,有了房贷压力就很大。
这话也没错,毕竟普通打工人,一旦有了房贷,那背就要弯下去了。
再者是,她们的定期还没到期,不想提前支取损失利息。
也是让人辩解不了的理由,毕竟我也不可能赔偿利息给她们。
实在没有理由可找了,最后就说,其实她们还没确定到底买在外面,还是老家。
我记得之前她们决定要回老家买的,可后来又不知道被谁影响了,又说想买在外面了。
反正呢,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她们都属于在观望的状态。
有了中意的房源,她们就各种盘问打听,真问到心理预期价了,又犹豫纠结迟迟不肯下手。
原来根本就不想买房啊。
我也是天真,还真信了她们,一想到这我心里也不舒服了。
既然不想买,那为何又总让我帮她们打听价格呢?
我觉得她们应该多少也有点想买的,只是买的欲望没那么强烈而已。
二
坐在车里,我一路上漫无目的地想着,突然我猛地一惊。
她们这买房的心态,和我说买车简直是一模一样。
我买车也是这样犹豫不决,也时不时到处去问问别人车的情况。
我想买车,是一阵一阵的。
打车遇到生气的事,又或是刮风下雨不方便时,我就特别想买车,觉得必须要有一辆车才行。
可平常没什么事,需求不是特别大时,真让我买车,我就各种纠结,理由也能找到一大箩筐。
比如,买车容易,可养车难,一年怎么着也要花掉上万。
何况我又不喜欢开车,也不喜欢出去玩,总感觉有了车,就有了心理负担。
还没买我就预想了各种停车、保养和维修这些琐事,一想到就头疼烦燥。
再比如,我现在的工作不稳定,还是多存点钱放身上更有安全感,车是一到手就贬值了。
最后是,在市区打车也方便,真没必要特意买辆车,有这钱还不如提前还房贷呢。
反正各种理由,我都能想出来。
三
其实是我内心不太想买,不是刚需,也不是迫切想要。
这和她们的想法其实如出一辙,只是站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也就不一样。
我看不懂她们条件允许,为什么买个房还这么纠结。
别人或许同样也看不明白我,不就一辆车嘛,代步车也就十来万,随便就可以买了,还纠结说这么多。
每次我朋友说,哪个车有优惠了,你可以去关注一下。
我都会敷衍地说,好,我去看看。
看看后,我就没下文了,甚至我看都不看。
所以对别人的事,也不要太认真,听听就行了。
如果她们真心想买房,不用别人劝,她们自己就主动来实地看了。
永远要记住一点:但凡随便应付一下的,那一定不是真心想要的。
我也不要那么咸吃萝卜淡操心了,有空就帮忙问问,没空就不要放在心上,随便找个理由打发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