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2小时前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黄昱

编辑 | 王小娟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 AI 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 B 端的 AI 基建上,在 To C 的 AI 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 基建看阿里,AI 应用看腾讯 " 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 2025 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 " 千问 " 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 月 17 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千问 APP 公测版上线,并表示要 " 基于全球性能第一的开源模型 Qwen3,凭借免费,以及与各类生活场景生态的结合,与 ChatGPT 展开全面竞争。"

显然,随着千问 Qwen 模型能力的持续提升,阿里认为其杀到 AI 原生应用一线战场的时机已经到了。

千问 APP 前身为阿里 2023 年 9 月上线的首款 AI 原生应用——通义千问 APP(后更名为通义 APP),此番 " 崭新亮相 ",宣告了阿里将全力进军 AI to C 市场的野心,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了其对该 APP 此前只有 300 多万月活的不满。

千问 APP 如今已然站到了阿里巴巴 AI 战略的核心位置,是其抢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先锋,阿里核心管理层更是将 " 千问 " 项目视为 "AI 时代的未来之战 "。

然而,这一仗并不好打。AI 原生应用的竞赛已经走过了两年多,今年更是呈现白热化的迹象。从目前的战况来看,如今全球市场上第一的 ChatGPT 月活用户已达 7 亿,国内市场上豆包、DeepSeek 以超 1 亿的月活暂时领先。

科技巨头们都在瞄准 AI 时代的超级入口火力全开,千问上线无疑将加剧这场竞争。迟来的阿里能否通过千问实现弯道超车,改写 AI 原生应用的格局,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对标 ChatGPT

今年的阿里可谓是战斗力十足。" 千问 " 项目算是继 AI 基建、淘宝闪购后,阿里 2025 年高调宣布的又一集团层面的战略项目。

早在 11 月 13 日,就有市场消息称,阿里巴巴已秘密启动名为 " 千问 " 的战略级项目,以 Qwen 最强模型为核心打造个人 AI 助手——千问 APP,目标直指 ChatGPT。

当日,阿里巴巴股价大幅拉升,一度涨幅高达 6%。

如今靴子落地,据华尔街见闻了解,11 月 16 日,各大应用商店就悄然上线了千问 APP。

要对战 ChatGPT 的阿里,也宣布面向全球市场的千问 APP 国际版也将在近期上线,要借助 Qwen 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 ChatGPT 直接争夺海外用户。

阿里方面表示,这次发布的千问 APP 是一个初级版本,将用最先进的模型,打造一个 " 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 AI 助手 "。

除了聊天足够聪明外," 能办事 " 将是千问 APP 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在生活领域,千问 APP 已展现出强大潜力。

据知情人士对华尔街见闻透露,阿里巴巴正在计划将地图、外卖、订票、办公、学习、购物、健康等各类生活场景接入千问 APP,让千问具备更强大的办事能力。

之所以敢于直接宣战 ChatGPT,阿里手上有两张王牌,一是全面免费,二是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底层技术能力。

要知道,作为 " 顶流 " 的 ChatGPT 现在提供免费版本和付费订阅计划。免费版对所有人开放,但消息数量、响应速度和功能受限。付费计划以美元计费,按用户每月收费,支持月付或年付,Plus 计划每月 20 美元,这显然是其用户增长的一大阻碍。

阿里在 AI 基建上的投入有目共睹。在 2 月份提出三年 3800 亿投入 AI 基建计划的基础上,9 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再次甩出王炸,表示计划追加更大的投入。同时他称,到 2032 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在 2022 年的基础上提升 10 倍。

在模型层面,阿里巴巴旗下的开源模型千问 Qwen 已然拥有了全球影响力。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2025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指出,中美顶级 AI 大模型性能差距大幅缩至 0.3%,接近抹平,阿里 Qwen 重要模型贡献度位列全球第三。

此外,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 2025 年 GTC 大会上的演示披露,Qwen 在全球开源模型中市占率最高且还在增长。

Qwen 已成为不少开发者和企业级市场的首选。沙利文 9 月报告指出,阿里通义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中,位列第一。

截至目前,阿里千问 Qwen 已开源 300 多款模型,在全球主要模型社区的下载量已经突破 6 亿,衍生模型突破 17 万个,超越美国 Meta 的 Llama 成为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家族。

不难发现,阿里现在对外传播的模型名称统一为千问 Qwen,此番将通义 APP 更名为千问 APP,或许也是希望让全球用户更容易理解这款 APP 与 Qwen 模型之间的关联。

AI 助手大混战

在这轮 AI 大模型浪潮中,阿里推出旗下首款 AI 原生应用的时间其实并不晚,早在两年前就推出了通义千问 APP,那时候,互联网巨头中正式上线 AI 原生应用的只有百度、字节跳动,腾讯是在去年 5 月才上线元宝,DeepSeek 也是在今年初横空出世。

通义千问 APP 上线后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月活用户情况可以说和市场上的头部应用之间存在断档。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当前 AI 原生 APP 头部格局相对稳定,9 月份,豆包超过 DeepSeek,二者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 1.72 亿、1.45 亿,排名第三的腾讯元宝月活跃用户规模为 3286 万,通义千问 APP 则以 306 万月活用户数排名第十。

相较于通义千问 APP,过去在阿里内部,夸克其实才是阿里希望重点打造成 AI 时代超级入口的产品。今年 3 月,夸克更被升级为阿里 AI 旗舰应用,成为阿里 "AI to C" 的拳头级产品。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随着 AI 能力的提升,阿里还是觉得对话式 AI 助手是更好的形式,接下来阿里会重点发展千问 APP,并把它放进夸克。

夸克的产品定位是 AI 搜索和 AI 浏览器,和淘天、1688、高德、海外电商等一样,都属于原本业务的 AI 化;而千问 APP,如今算是阿里唯一的原生 AI 应用。

千问 APP 如今和夸克一样同属于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由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吴嘉负责。

千问团队对外透露,对于千问 APP,公司在产品、算法层面一直在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差不多在 2025 年夏天,阿里核心管理层的讨论会更多一些,国庆前是阿里上上下下对千问项目讨论最密集的时候。

最终是吴泳铭做出的判断和决定——阿里巴巴必须要有一个 AI 原生的 C 端超级入口。

阿里管理层认为,AI 发展将经历 " 学习人 "、" 辅助人 " 和 " 超越人 " 三个阶段。目前,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进入到 " 辅助人 " 的 Agentic AI 时代,阿里大力入局 C 端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阿里此次发力 AI 原生应用的投入力度不小。据悉,9 月后,阿里内部已抽调超过百名核心工程师,在杭州总部独立划出两层办公楼作为 " 千问 " 项目的专属阵地。

然而,阿里面对的不仅是多个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还有增长越发困难的行业现状。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DeepSeek 以 1.94 亿月活登顶,豆包、元宝紧随其后,月活分别为 1.16 亿和 4164 万。不能发现,到 9 月份,头部 AI 原生应用的月活数据并没有出现明显上涨。

此外,截止到 2025 年 9 月,移动端 AI 原生 APP、In-APP AI 及手机厂商 AI 助手整体规模分别为 2.87 亿、7.06 亿、5.35 亿,三季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4%、9.3%、1.2%,存在明显的增长瓶颈。

当前 " 通用平台 " 的巨头角逐,一些垂类赛道的 AI 原生应用反而有不错的表现,如 AQ、小云雀、星绘三季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83.4%、90.8% 和 33.3%。

多年来,阿里一直被质疑缺乏在电商之外打造 C 端爆款的能力,C 端流量入口几乎被微信和抖音占领。AI 大模型机遇下,阿里重拾 C 端野心,迎来了再次突破自己的机会,但以通用 AI 助手为矛,千问 APP 要想成为 AI 超级应用,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阿里 阿里巴巴 基建 ai时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