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 4小时前
大疆投一位潮汕90后,智能派融资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深圳硬件圈,风波乍起。

起因是 3D 打印龙头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在朋友圈发了一篇长文,透露自己的老东家大疆,投了一家 3D 打印机公司,投资协议中还设置了针对拓竹的条款。隐隐之中,几丝火药味飘来。

一时间,讨论声四起。这位 " 友军 " 是谁?投资界了解到,这家 3D 打印机公司正是同样来自深圳的智能派成立于 2015 年,始于一位潮汕 90 后男生,此前曾获得深圳高新投的 A 轮融资。现在,大疆也出手了。

大疆方面表示,投资 3D 打印是公司基于对消费级 3D 打印技术发展潜力、行业增长潜力的看好,符合大疆对创新科技的一贯理念和前瞻性布局。事实上,今年包括 3D 打印在内的硬件创业公司融资火爆,如出一辙般,这些公司几乎都来自深圳。

90 后干 3D 打印机

大疆投了

身处深圳,但智能派的身影鲜少出现在创投圈主流视野。

时间回到 2015 年,中国邮政集团员工洪英盛与搭档陈波无意中发现,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 STEM 教育套件需求旺盛。他们开始在华强北采购元器件,组装成 STEM 套件出口海外,没想到卖得极好。

于是两人双双辞职,一家叫做智能派的跨境电商公司成立。

然而,STEM 教育套件的市场很快看到了天花板,偶然间一位美国客户想买 3D 打印机的需求启发了他们。2017 年,洪英盛开始组建营销与研发团队,切入 3D 打印赛道。

最初,智能派以代理其他厂家的 3D 打印机为主要业务,但由于货物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厂家的零件兼容性差等等,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甚至还遇到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合格产品,导致市场份额迅速被对手占据。很快洪英盛做出一个关键决策:从代理转向自主研发。一年后,智能派的第一款 3D 打印机问世。

为什么走这条路?洪英盛此后在《信用中国》视频采访中解释,团队已经意识到,整个 3D 打印全球消费的市场会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做电商是为了养活自己,但我们这一代创业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做一件有价值的事。"

自 2019 年起,智能派几乎以 " 一年一爆款 " 的节奏出现。2022 年后,团队开始从光固化消费级 3D 打印机领域切入热熔式 3D 打印机,打开一个更大的细分市场。也是在这一年,公司拿到一笔融资,深圳高新投身影浮现。

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2024 年智能派营业额达 16 亿元,跻身国内 3D 打印企业的 " 十亿俱乐部 ",2025 年预计将超 20 亿元。其中,公司 95% 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欧美发达市场占比接近 90%。如今,智能派跻身深圳消费级 3D 打印 " 四小龙 ",聚光灯开始打到这位 30 岁的潮汕年轻人脸上。十周年年会上,洪英盛一则演讲流出,他回忆智能派走过的 10 年,还透露了几年后 IPO 的计划。与镜头前的沉稳内敛不同,台上的洪英盛颇有激情,立下宏愿 " 我愿与在座各位一起,赌上过去 10 年所有的积累与荣誉,力争全球消费类 3D 打印机头把交椅。"

一场风波

背后千亿赛道

不知是不是被这份雄心打动了,在深圳 "3D 打印四小龙 " 之间,大疆选择了智能派。

这是一笔低调的融资,却意外掀起一场风波。拓竹科技创始人陶冶率先在朋友圈发文,透露大疆在投资时,协议里特别安排了拓竹相关的条款。陶冶开篇直言," 无数老同事来关心我们是不是要被‘剿匪’了 ",隐隐显现火药味。

如果要提及消费级 3D 打印赛道,拓竹必然是一家绕不过去的公司。

2020 年,在大疆工作了八年的消费级无人机事业部负责人陶冶决定创业,并带走了四个人高秀峰、刘怀宇、陈子涵、吴伟。同一年,拓竹科技在离大疆不到 10 公里的地方诞生。

彼时,3D 打印市场还停留在工业阶段,一台 3D 打印机价格动辄百万元,而消费级产品更是小众,甚至关注这一行业的投资人都极少。五个从大疆出走的员工躬身入局,两年后,拓竹第一款产品 Bambu Lab X1 面世。

没有人想到潮水来得这么快。2024 年,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达到 41 亿美元,其中 10 亿美元的年增长额约一半来自拓竹。这时,拓竹的 3D 打印机出货量约 120 万台,占据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 29% 的份额,几乎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消费级 3D 打印市场。

期间,IDG 资本、五源资本等成为拓竹身后为数不多的创投机构,从推出第一款产品开始,拓竹就以每年一轮的频率融资。

" 这家公司成长的太快了。" 不止一位投资人向投资界聊起拓竹。一位投资人朋友最先留意到拓竹还是在 2022 年,没想到短短三年过去,已经投不进了。

从一个小众工业产品硬生生开拓出新市场,且以如此极致的速度成长起来,上一个还是大疆。一位接近拓竹的人士透露,拓竹内部崇尚工程师文化,其成长模式、运营模式、发展路径等,几乎都与早年的大疆别无二致。

但陶冶对于当前竞争格局依旧焦虑过去几年我们总是不停地对股东说:" 不要看今年形势一片大好就乐观预测明年的情况,明年估计很困难 ",狼来了好几次,以至于他们都不信我们的话了,以为我过度谦虚。不过狼肯定会来的,我们从来没怀疑过。

如今,老东家大疆和老对手组团来了。

深圳,硬件硅谷

悄然间,中国 3D 打印机创业天团都聚集在了深圳。

崛起于深圳的拓竹和智能派,以及创想三维、纵维立方,他们被称为 " 四大天王 ",撑起全球入门级 3D 打印机九成市场份额。不止于此,还有快造科技、升华三维、原子重塑、极光创新、光韵达、大族激光这些大大小小的 3D 打印机企业,都扎堆在了深圳。

因为这里 " 一呼百应 " 深圳拥有整个 3D 打印机全产业链,从建模系统到材料设备再到应用服务,快到上午设计图纸,下午样品就能送达产线," 在深圳,每 2 分钟就能组装一台 3D 打印机 "。

对想投 3D 打印的投资人们,首选出差地或许就是深圳。就在近日,美团和高瓴创投、君科丹木和基石资本刚投了来自深圳的 3D 打印机公司快造科技和原子重塑。

一组数据显示,消费级 3D 打印机赛道正在以年均超 20% 增速狂奔,2024 年全球 3D 打印市场规模达到 219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1150 亿美元。

又一次," 硬件硅谷 " 深圳拿到了先吃蛋糕的机会。

回望近些年的消费硬件独角兽们,做无人机的大疆、做骨传导耳机的韶音和南卡、做全景相机的影石、做移动储能的正浩、做悦刻电子烟的雾芯科技、做扫地机器人的云鲸智能,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都是从深圳成长起来,带动新的产业图景。

今年来,投资人不约而同地看起 "AI 类消费硬件 ",目光同样聚集在深圳。譬如做出智能录音笔 Plaud 的机智连接、主打 AI 陪伴玩具的跃然创新、智能眼镜公司雷鸟创新 ...... 它们在深圳萌芽生长,扛起所在细分赛道的旗帜。

一位智能终端创业的博主聊起:" 每个真正关注 AI 硬件落地的人,都要去深圳华强北。" 至于在创投圈,我们常常看到头部 VC 发出这样的招聘要求:寻 AI 硬件投资人,要求 base 深圳

如果说,创业者需要在听得到炮火声的地方,跟随行业技术变革风口纵身一跃。那么对消费硬件创客乃至对该赛道投资人,这个地方一定是深圳。

十年前,创投圈流行着一句 " 搞硬件就去深圳 ",现在依旧不过时。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3d打印 大疆 融资 3d打印机 90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