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旗银行公布了一年一度的香港千万富翁调查报告。相比去年,人数增加到 39.5 万,占相关人口的 7%。相当于:
每 14 个人,就有 1 人是千万富翁。
这不是香港千万富翁最多的一年。
2021 年,花旗银行的调查显示,香港 2021 年有 51.5 万个千万富翁,创历来新高。相当于每 12 个成年人就有一个千万富翁。
但没过多久,香港媒体又写了一篇报道:
香港千万富翁穷困潦倒。
因为调查的统计口径是拥有一千万港元或以上净资产,而很多千万富豪的身价大约七成都来自于砖头,居住的房子。
众所周知,香港的房价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高,动辄上千万。一些已经有房的退休业主,看似是千万富翁,但实际生活也算得上艰苦,有的还会领取慈善机构的派饭。
这和我们认知的富豪,简直是天差地别。
但今年,情况不一样了。
调查显示,他们的财富平均分布,流动资产和物业各占一半。而流动资产中,一半是投资产品,另一半是现金存款。
这批富豪们平均在 34 岁就完成了初始的财产积累,一百万。而第一个百万资产,主要是来自:
股票和基金。
今年上半年,港股以令人惊艳的涨幅 20% 跑赢了全球。在股市的半年度总结里,上半年港股最深刻的变革在于新旧动能转换。也就是由传统金融、地产主导转为科技、消费、医疗新三角。
随着资产的变革,超级富翁,亿万富翁的财富管理需求倾向,也转为更多元的资产配置。
地产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最近,香港楼市有了回暖的迹象。中原数据显示,香港楼市连续九个月突破千宗,已经追平了 2019 年以来的记录,10 月份新房成交更是突破 1700 宗。
前十月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成交。
更明显的是,新盘的价格开始试探地上涨了。
油塘的柏景峰首次公布价单时还小心翼翼,拿出的是九龙近九年最低的尺价,结果两天蓄客 2100 位,后来再推出的 78 套新房,价格立马提了 1-2 个点。
至于抢手的顶流豪宅启德天玺天,虽是加价三成,但也很快售罄。第二轮价单开始了摇号。中介说,现在很多楼盘都是这样:
有钱都买不到。
基本没什么选择,都是剩下的尾货。
开发商明显有了信心,油麻地的瑧尔发布价单时,领导说看市场反应,有机会的话准备一炮过推出全数。
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对香港楼市都乐观了起来,今年将走出低谷,进一步复苏,进入上升周期。
当然,香港楼市的红火离不开内地人的支持,大手笔的内地客户,让开发商都考虑是否该推出新的购买单位:
层购。
今年前 9 月,内地人为香港房地产贡献了近 1000 亿的销售总额。
这一波回暖,利好是多方面的。政府撤辣、利率下调、美联储降息、优才计划等等,也有重要的一点,来自于股市。
经济学界有一个名词叫财富效应,财富的累积存量到一定规模后,会产生对相关领域的传导效应。港股的长牛,传导到了楼市。
10 月的成交里,五千万以上的豪宅成交 65 宗,创一年新高,上亿的超级豪宅超 19 宗。
中原的豪宅销冠团队接受采访说,预计到年底,佣金可能会达到 1.5-1.8 亿港元。而他们历史上最高业绩佣金是 2 亿港元。
这些新买家中,不少都是内地客户。本地的富豪们,似乎还被困在楼市的跌价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