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汽车生态合作,报名中国版 CES!

撰文 | 常 笑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甄尤美
" 在中国市场,每卖出两台豪华车,就有一台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2025 年 11 月 20 日,在华为乾崑生态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用一组市场数据揭开了这场行业盛会的序幕。

这场持续 2 小时的生态大会,不仅全面展示了华为乾崑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生态构想,更开启了华为乾崑规模化赋能汽车产业的新篇章——从技术供应商向深度赋能合伙人的角色转变。
当现场大屏幕分别展示出华为乾崑与广汽合作的 " 启境 "、与东风合作的 " 奕境 " 标识时,台下媒体的闪光灯早已连成一片。
随着 " 境 " 系列品牌正式走到台前,华为乾崑手握 " 境 "" 界 " 两张王牌的格局已然形成。
这不仅是华为乾崑生态图谱的首次全景呈现,更预示着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一次深刻的重塑。
" 境 " 生何处?
" 境 ",一个充满东方哲学韵味的字眼,如今被华为乾崑赋予了新的产业内涵。
作为系列品牌的首批成员," 启境 " 品牌的面纱,其实在今年 10 月便已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提前揭开。其品牌命名 " 启 " 象征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 境 " 则寓意通过领先智能技术带来的全新出行体验与生活境界。
不难看出," 启境 "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华为乾崑与广汽的优势互补与全流程协同。从分工来说,华为乾崑将提供全系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包括乾崑智驾 ADS 4、全新 WEWA 架构、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 及车位到车位 2.0 等全栈智能解决方案;而广汽集团则贡献其在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成熟经验。
至于说,双方合作的深度如何?靳玉志在此前就曾透露,华为乾崑投入了数百人团队驻场广汽,他本人每月也都会到访广汽 1-2 次。

对此,启境品牌 CEO 刘嘉铭也在现场表示:" 基于华为在数字化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我们选择和华为乾崑携手,就是要让智能技术与车进行深度融合,来开启智能汽车的全新境界。"
在更深层次,华为乾崑不仅输出技术,更导入华为内部成熟的 IPD(集成产品开发)与 IPMS(集成产品营销服务)流程体系,从市场调研、用户需求分析、产品定义,到研发、供应链、生产制造,再到市场营销与用户服务,启境都能享受到华为在消费电子等领域成功验证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
很显然,华为乾崑的 " 全程陪跑 " 与流程导入,对于 " 启境 " 这样一个从零开始的品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而东风汽车与华为乾崑合作的新品牌 " 奕境 " 亦是同理。作为与 " 启境 " 同台首发的 " 境 " 系列兄弟品牌,其诞生背景与战略意图,与启境有着共通之处,也必然承载着东风汽车在智能化转型上的殷切期望。

" 奕 " 是盛大光明的美好," 境 " 是智慧的境界和空间,它代表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在生态大会现场,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解读了 " 奕境 " 的品牌内核。
根据规划," 启境 " 品牌将于 2026 年投放两款车型,其中 " 华系首款猎装轿跑 " 将于明年 6 月正式上市。而 " 奕境 " 品牌的首款车型将于 2026 年 4 月的北京车展正式亮相,并且后续每年至少将有一款全新车型上市。
可以说," 境 " 系列品牌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华为乾崑与广汽、东风这类传统大厂的合作关系发生了本质性跃迁。
回顾过往,无论是广汽的传祺向往 M8 乾崑系列,还是东风系的岚图梦想家、猛士 M817 等,与华为乾崑的合作,多局限于智驾、座舱等特定技术模块的采购或浅层次联合开发,华为的角色更偏向于供应商。
而 " 境 " 系列则截然不同:这是双方基于共同愿景,以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为目标的战略级 " 联合创业 "。华为乾崑从单一技术模块供应商,升级为提供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导入成熟流程体系、参与品牌定义与营销支持的 " 深度合伙人 "。
" 境 " 系列品牌所承载的,已不仅是单一产品的市场使命,更是华为乾崑探索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多元化、规模化赋能路径的战略尝试。
" 境 " 的现实价值
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智能化已从最初的 " 加分项 " 演变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 " 核心要素 ",甚至是用户购车决策的 " 一票否决项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多家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全新上市的车型中,搭载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突破 60%。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的迭代速度远超预期,从硬件预埋到软件升级,从单一功能优化到多场景融合体验,消费者的期望不断被拉高,这反过来又迫使车企必须以更快的节奏推进智能化进程。

在此背景下,车企对先进智能驾驶技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以及背后强大生态支持的需求日益迫切。
一方面,华为 " 界 " 系列车型的快速铺开,让更多车企看到了借助华为技术快速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打开市场局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广汽、东风等大型汽车集团,虽然在传统制造领域根基深厚,但在智能化的前沿阵地,同样渴望通过与强者合作来补齐短板,巩固并提升自身市场地位。
这种普遍存在的 " 技术饥渴 ",为 " 境 " 系列品牌的诞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谈及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余承东主导的 " 界 " 系列无疑是绕不开的成功案例。" 界 " 系列以其深度的技术整合、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强大的市场推广,迅速在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证明了华为技术赋能汽车产业的巨大潜力。
在这一合作中,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研发、制造、营销等多个环节,其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华为技术的协同效应,打造出体验更好的产品。
然而,这种合作对华为自身的资源投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余承东也曾公开坦言 " 资源有限,五界已是极限 ",这句务实的表态,也揭示了 " 界 " 系列在快速规模化复制上存在的客观挑战。
因此,华为需要一种既能延续技术优势,又能实现更高效、更广泛赋能的合作路径,以满足更多车企的合作诉求。

而 " 境 " 系列品牌的推出,正是华为乾崑应对上述行业趋势与自身资源考量的战略性回应,是一种差异化的补充和生态的扩容。
对于渴望在智能化浪潮中占据有利位置的车企而言," 境 " 系列所代表的合作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
其一,降低试错成本与研发风险。智能化研发投入巨大,且技术路线多变。直接采用华为乾崑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技术方案,能够大幅降低车企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和试错风险,将更多精力聚焦于自身擅长的整车平台、三电技术优化以及品牌运营。
其二,加速产品上市节奏。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 快鱼吃慢鱼 " 的法则尤为明显。借助华为成熟的技术模块和高效的 IPD 流程,车企可以显著缩短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抢占智能化赛道的先机。启境首款产品计划于 2026 年中上市,对于一个全新品牌而言,这样的速度离不开华为的深度赋能。
其三,获得成熟的智能技术背书。华为在消费者心中已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品牌认知。新品牌如启境,一旦明确 " 全栈搭载华为乾崑智能解决方案 " 并获得华为 " 全程陪跑 " 的承诺,无疑会极大增强市场和用户对其产品智能化水平的信心,这对于品牌初期的市场推广和用户获取至关重要。
正如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所说:" 有华为乾崑技术背书,用户对启境品牌会更有信心。" 对于车企而言," 境 " 系列提供的是一条成熟且务实的智能化突围路径。
华为乾崑,有 " 境 " 亦有 " 界 "
事实上,当我们深入剖析华为乾崑的生态逻辑便会发现," 境 " 与 " 界 " 是技术同源、战略同频的生态伙伴,二者共同构成的合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当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正处于全面爆发的前夜,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4.5 亿辆,但智能驾驶车型占比仍在 0.5%-1% 徘徊;在年销量超 2000 万辆的增量市场中,智驾车型渗透率仍不足 10%,巨大的市场空白亟待填补。

面对这样的市场格局," 境 " 系列的推出,与 " 界 " 系列形成了互补的产品矩阵:" 界 " 系列打造技术标杆和品牌形象;" 境 " 系列则通过规模化赋能,让更多车企能够快速推出高品质的智能汽车产品,覆盖更广泛的主流高端市场。
这种差异化定位使得华为能够在不同价格带和细分市场形成合力,更好地满足主流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真正实现 " 把智能带入每一辆车,让出行更安全,生活更美好 " 的愿景。
更深层次来说,华为乾崑通过 " 境 "" 界 " 打破智能化壁垒的同时,也改写了行业现有相对固化的竞争格局。
随着华为乾崑智能方案的普及,行业竞争焦点也从单一技术参数比拼,转向基于共性技术平台的差异化创新。当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功能成为高端市场标配,车企必须在整车调校、用户体验定义、品牌价值塑造等维度构建独特优势,倒逼行业从 " 技术跟随 " 转向 " 体验创新 " 的深层竞争。
对于华为乾崑自身而言,作为核心技术提供商,其在智能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和行业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巩固,有望形成类似 " 安卓 " 那样的底层技术平台效应,主导行业标准与技术演进方向,从而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更为核心的生态位。
而 " 境 " 与 " 界 " 的协同发展,其意义远不止于华为自身的商业成功,更将深刻影响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进程。
当技术在不同品牌、不同级别、不同使用场景下得到大规模应用和验证,其成熟度和适应性将得到飞速提升,从而形成一个技术领先、体验卓越且成本可控的庞大智能汽车技术生态。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华为乾崑通过 " 境 "" 界 " 双线并进,能够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产业协同最终将直接惠及广大消费者。截至目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累计辅助驾驶里程已达 58.11 亿公里,成功避免可能的碰撞 318 万次,部分用户新车,开了一年没有出过险,第二年的保费平均降幅达 35%。
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不仅证明了华为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更预示着智能化带来的出行安全提升和使用成本降低。
华为乾崑,有 " 境 " 的格局,亦有 " 界 " 的高度。它所追求的,从来不是单一品牌的成功,而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集体突围与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乾崑不仅巩固了自身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更通过开放包容的生态合作,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 " 境 " 与 " 界 " 系列产品的持续丰富和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乾崑有望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 " 微软 ",构建强大的技术平台,并支撑起百花齐放的产业生态。
届时,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加速期,一个更加智能、安全、高效的出行时代即将到来。
看华为乾崑撬动智能汽车万亿市场
参加新汽车 CES
主零桥梁、进步阶梯
AI 改变时代 , 她关注改变
请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兄弟媒体
加入轩辕同学
革新、链接、化反
成就新汽车人 !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