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7小时前
百度最大的变量还是搜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窄播,作者 | 李威

上周的 2025 百度世界大会和本周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让我们有了一个通盘观察百度业务变化的机会。

从财报数据上,可以看到百度在营收上继续呈现出一进一退的态势。一方面,百度第三季度的 AI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50%,其中,智能云基础设施收入为 42 亿元,AI 应用收入为 26 亿元,AI 原生营销服务收入为 28 亿元,同比增长 262%。AI 原生营销服务包括智能体和数字人。

另一方面,百度第三季度的总营收与核心收入都同比下降了 7%。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在线营销收入减少的影响。财报显示,百度在线营销收入 153 亿元,仍占到总营收的近一半,但同比下降了 18%。从 2024 年开始,百度的在线营销收入连续多个季度处于下滑状态。

从 2025 百度世界大会来看,百度在继续围绕 AI 展开自己的未来业务布局:首先,百度通过猎户座 AI 引擎,展示出了让 AI 搜索成为底层系统的野心;其次,百度在推进发布慧播星数字人、GenFlow3.0、超级小度、可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百度伐谋,以及 to B 的多模态产品百度一见等创新应用;最后,是大模型和云基础设施的升级。

对比财报数据和百度世界大会上的发布内容可以看到,百度在大模型和云基础设施方向上的增长是相对明确和稳定的,但在 AI 创新应用方面还需要更多时间来扩大规模,这两方面在短时间内都难以抵消在线营销收入的下降。而更快增长的数字人、商家智能体带来的 AI 原生营销收入,又对入口有着很强的依赖。

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入口存在的 AI 搜索,依然是决定百度业务走向的最大变量。在线营销收入的下降源自百度搜索对流量分配能力的丧失。这种能力的丧失一部分是受到了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等平台的挤压,另一部分,则是转型 AI 搜索需要付出的代价。

当流量分配能力不再强势,百度需要为自己的入口地位寻找新的支撑。从搜索引擎到 AI 引擎的变化背后,是百度在尝试成为 AI 时代的任务实现中枢。百度搜索策略部负责人石岱庭认为,新时代的 AI 搜索是要打造一个能理解复杂需求、融合多元信息、交付完整价值的完整体系。

尽管百度的 AI 搜索在产品形态上依然呈现出智能框 + 文心助手的混合形态,但在底层为其提供支撑的猎户座 AI 引擎,已经有了一个任务中枢的雏形。用户通过智能框、文心助手或使用百度的搜索 AI API 的其他助理提出需求,经由猎户座 AI 引擎,在数字人、智能体和 MCP 生态辅助下得到结果。

对急需寻找新站位的百度来说,这样的任务实现中枢,更底层、更稳固,也具备新的商业可能性。

搜索是容纳技术的一个壳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 2025 百度世界大会的演讲中表示,百度搜索的 AI 重构,从一开始就不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的,期间有很多的纠结和挣扎。在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的对话中,他又具体解释了纠结之处在于,习惯百度搜索呈现形式的用户,是否能接受新技术带来的新交互形态。

李彦宏认为,搜索是容纳技术的一个壳,它的实质是不停在变的。从百度成立之初要让人们最平等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所求,到现在要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本质上是技术的进步为搜索这个壳注入了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机会,从获取信息、内容消费,再到当下的任务执行。

百度对新时代搜索的理解,会将用户提出需求到最终交付结果的过程分成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用户对搜索的需求不再是输入关键词,然后得到多少页链接,而是给到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个视频,然后据此提出更具体、更个性化的问题。这就要求新的搜索引擎既要能记住用户的一些个性化信息,又能具备多模态的理解能力。

第二个维度,是信息检索与服务触达的更深度融合,很多时候用户搜索信息的下一步就是要获取相应的服务,搜索一个演唱会信息,就会关联到购票、交通、住宿、天气等服务。在传统搜索上,这需要用户一项一项进行搜索,但新搜索就能够具备在信息检索之后主动串联起不同服务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是交付体验的变化。新搜索给到的不是链接,而是结果。这个结果的形态是更加丰富的,可能是总结成文的文字答案,也可能会是 AI 生成的视频化讲解、数字人给到的回答,还有可能是跳转到 MCP 界面直接完成下单。在此基础上,新搜索也能再向前一步,基于收集的素材,完成新的创作。

在这三个维度基础上,百度在搜索这个壳子下打造了猎户座 AI 引擎。这其实就是百度为 AI 时代搭建的一个任务实现中枢,这个中枢具备理解复杂需求,提供个性化结果,并将结果延伸成任务执行能力的特征。为其提供支撑的是百度的文心大模型、蒸汽机视频模型等基础的模型能力,以及具备记忆能力的多智能体架构。

更底层、更复杂、更开放的中枢

这会是一个更底层、更复杂、更开放的任务实现中枢。

首先,百度要围绕 AI 搜索构建的中枢,比围绕搜索构建的流量中枢更底层。一个明确的趋势是,搜索框与 AI 助理的对话框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很难说用户问 ChatGPT 或文心助手一个问题是在进行搜索,还是在与 AI 聊天。搜索越来越成为一个被 AI 助理内化的能力。

百度和 Google 两家以搜索为基石的公司,都在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出智能框或 AI Mode,在原有的网页搜索基础上融合 AI 能力,另一方面,也在推出自己的 AI 助理产品。Google 有 Gemini,百度则推出了内嵌在百度内的文心助手和独立的文心一言,二者共享底层技术。

同样拥有搜索业务的阿里,近期也完成了新的调整,开始两条腿走路。原本的 AI to C 业务板块,搜索起家的夸克处在核心位置,但在新的调整中,阿里上线了千问 APP,也要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 AI 助理,并将其视作 AI 时代的未来之战。

这些巨头们选择两条腿走路,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搜索正在被 AI 助理内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对 AI 助理的期待足够高,所以会在现阶段将其放在与搜索相当的位置上。这就意味着,AI 搜索在未来可能不会独立面对用户。通过构建更底层的系统性中枢能力,增强 AI 助理们对自身中枢的依赖度,能够让百度在 AI 搜索时代维持住话语权。

其次,百度构建的这个中枢是更复杂的,涉及到多模态的融合,复杂需求的拆解、规划与执行,以及记忆能力的构建。从百度世界大会现场的展示来看,多模态能力不但被运用在了需求理解上,还被应用在了结果呈现上,百度会强调首条结果的富媒体化覆盖率已达 70%。

复杂需求的拆解依赖于多智能体架构来实现。百度的猎户座 AI 引擎有组织生成 Agent、需求规划 Agent、任务调用 Agent,分别对应了结果的生成,需求的推断、拆解和任务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记忆系统能够通过对长短记忆的分离,让 AI 能够形成对用户属性的记忆,并持续进行更新。

最后,这个中枢是更加开放的。从这个中枢上会延伸出两个触角,一个触角负责以 MCP 生态、智能体、数字人的形式,将更多具体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容纳进来,构建成一个开放的服务能力池。比如罗永浩的数字人就能出现在搜索结果中,为大家提供商品购买推荐。

也是百度当下找到的商业增量之一。百度 CFO 罗戎在业绩会上表示,百度正积极开展多项测试,且初期成效喜人。其一,在 AI 搜索中测试电商组件。双 11 期间,电商组件所创造的日交易额峰值接近 600 万元。其二,面向广告主的智能体日均营收超 2500 万元,未来随着更多智能体接入文心助手,这一数据有望持续增长。其三,百度已启动具备实时交互功能的数字人直播测试,探索更具吸引力的商业互动模式。

另一个触角则是搜索 AI API,把百度的 AI 搜索能力延伸出去,为更多的 AI 助理提供一个搜索技术底座,将百度及其生态伙伴的能力、服务输出给更多出口。百度搜索产品经理徐莉表示,目前,已经有 625 家厂商通过百度智能云接入了百度的搜索 API。三星、荣耀、vivo 等主流厂商的 AI 助手都在使用百度提供的 AI 搜索能力。

最终,百度能否让猎户座 AI 引擎成为整个行业的底层支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百度在 AI 时代是会延续入口掌控者的地位,还是成为大模型和云基础设施的提供者。to B to C 和纯 to B 是两种不同的愿景,但目前看来,强调 AI 全栈布局的百度,显然不想只是模型能力和云基础设施的提供者。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百度 ai 基础设施 百度世界大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