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小时前
黄仁勋点明英伟达AI核心优势:硬件可复制、生态难超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IT 之家 11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1 月 20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就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自研 ASIC 芯片带来的竞争威胁,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作出回应。

IT 之家援引博文介绍,随着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家的 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业界关于其能否撼动英伟达 AI 市场主导地位的讨论日益激烈,尤其是在 AI 应用从 " 训练 " 转向 " 推理 " 负载的趋势下,部分观点认为英伟达的技术栈或可被替代。

面对分析师的提问,英伟达 CEO 黄仁勋给出了明确回应。他强调,AI 领域的竞争核心并非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对抗,而是工程团队之间的较量。

黄仁勋表示:"你们竞争的对象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多个团队。世界上能够打造出如此复杂产品的卓越团队屈指可数。" 他认为,英伟达拥有世界顶尖的工程团队,其创新速度和构建复杂系统的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

黄仁勋的此番言论,其背景是知名 AI 公司 Anthropic 近期的一项合作决策。该公司在宣布采用英伟达的 Blackwell 和 Rubin 平台构建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与谷歌签订了采购其最新 Ironwood TPU 的协议。

这一 " 双线押注 " 的行为,再次引发了市场对 ASIC 芯片竞争力的疑问。对此,黄仁勋借此例阐明,竞争的实质在于工程团队的深度与广度,而非简单的芯片采购。

黄仁勋进一步指出,对于云服务提供商(CSP)而言,在数据中心部署一款 " 任意的 ASIC 芯片 ",其效益远不如采用英伟达成熟的技术栈。

英伟达不仅提供高性能的硬件,更重要的是拥有名为 CUDA 的强大软件生态系统。这个软件栈吸引了全球绝大多数的 AI 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构成了英伟达最坚固的护城河。因此,即便竞争对手能在硬件层面复制算力,也难以撼动由 CUDA 所构筑的软件与生态壁垒。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英伟达 ai 谷歌 黄仁勋 芯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