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蟹老板本人
广州车展首日已经结束了,昨日晚间李斌已经飞抵北京,跟老板娘在航站楼一起吃了顿晚饭。
这几天他很忙:20 日抵达广州后,先去看了展馆,接着开了一晚上的会。我也不清楚,他是否做了彩排。
对面家奥迪的朋友 21 日 早上说,新势力真的厉害,李斌都是直接上发布会,都不彩排的。

21 日一大早,蔚来的发布会提前 20 分钟至 9 点 20 分举办,发布了 ET9 的两个特别版,聊了萤火虫的三万台交付、海外进展 ......
乃至于萤火虫与超级电动、芝麻信用的合作、改装主理人的上线。当然,还跟奥运冠军易思玲、明星钟汉良来了一场近距离互动。
蔚来展台的活动一结束,他立即赶到 17.2 展馆的乐道展台,并向古天乐赠送了一把《寻秦记》的「剑」,恭喜他成为乐道 L90 黑骑士特别版的车主。
有可能,李斌是神雕侠侣和《寻秦记》的深度用户——穿越剧的鼻祖,比什么《宰执天下》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而等到乐道发布会之后,李斌再次回到了蔚来的展馆。我们于是也有机会,就关心的问题,对他进行询问。
至于整场群访最后的问题与回答,则浓缩成标题的一句话:李斌锐评超级增程,点评蔚来这一年。
我们细细来说。
本周福利:公众号后台回复【运气】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11周年日发财报
在群访之前,蔚来传播部门其实已经征集了一轮媒体们想问的问题。不出意外,许多人都提了一个:蔚来四季度真的能盈利?
这是从年初到年末,关于蔚来最大的争议、最大的考量。而舆情也经历了从不相信到觉得靠谱,再到想要进一步从李斌身上得到最终答案的进程。
也正是因为这样,马麟一上来的开场白就是,今年是 NIO 品牌十一周年,11 月 25 日将迎来 11 周岁的生日,他们在 11 月 25 日也会发三季度的财报。
李斌接着就来了句:「今天经营方面的数字都不能说了,因为 25 日就发财报了,几天时间预测四季度干的怎么样都没法说了,财报会后大家感兴趣可以再参加我们的发布会。」
李斌这就把话堵死了。
不过,敢于在 11 周年纪念日发财报,大家也可以去期待下,蔚来到底有没有信心。
海外再加速
关于明星的提问,今天的文章就不涉及了。
先简单聊聊蔚来的海外战略。蔚来在海外,逻辑上其实也是走了十年的。
当然,蔚来过去遇到许多挫折,成绩也谈不上好。而萤火虫的出海,可以算是蔚来的第二次发力。
李斌当天就对海外的发展做了一番介绍。他透露, 现在蔚来也不光在欧洲,车展当天,泰国的合作伙伴也到了蔚来展馆。
至于蔚来的发展前景,李斌说,NIO 品牌的车卖得比较贵,定位高端,因此它能够进入的市场少一些。
主流高端市场,像中国、美国、欧洲加起来 90% 以上的市场,在别的地方都比较分散。
而现在有乐道、firefly 萤火虫就不一样了,接下来几年,蔚来会在全球市场进入加速过程,并且也已经改了进入的方式。
原来是直营体系,发现这有点太花钱了,现在找本地合作伙伴,借助他们销售服务网络进行投入。
「这样能迅速提高我们进入的速度,我们还是有信心的。在中国能赢很重要,在中国能赢才有机会在别的地方赢。」
锐评超级增程
在中国市场,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判断,则是他过去一段时间提出的:
「纯电大三排 SUV 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而增程大三排 SUV 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当然,这样的判断是有争议的。举个例子,小鹏汽车的第 100 万台车就是他们的第一台增程车 X9。
面对这样的争议,李斌说,纯电的技术优势在乐道 L90 和蔚来 ES8 上体现得非常全面。
最显性、高频、高感知的用户价值,就是大家看到超大的前备舱。
而后备箱也一样,蔚来的车有巨大的储物空间,前后箱加起来可以放下 6 人 10 箱或者 6 人 12 箱,解决了大三排 SUV 一直没有解决好的用户空间痛点——「坐得下放不下」,成为对「对代驾师傅最友好的车」。
而这样的优势,还包括纯电能耗的下降、车辆的减重,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好的操控、安全、维保的成本。
「优势都是巨大的 ...... 而且在纯电技术突破临界点后,这样的用户体验也变得更高频、更高感知。」
由此带来的变化是什么?李斌说,大家可以去看大三排 SUV 的数据,纯电的销量在 9 月、10 月都是第一名。
10 月份最新的上险数据,纯电大三排 SUV 超过了 39000 多台,而增程大三排 SUV 的量只有 24000 台,「这个量差得非常多。」
「这是蔚来过去几年围绕纯电技术、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底层技术坚决投入,围绕着充换电网络持续进行基建的投入带来的拐点。」李斌说。
然而,在过去这两月,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超级增程车型扎堆发布的情况,李斌还坚持这样的判断吗?
在我们提问后,李斌回答说,大电池的增程,在他看来就是纯电的,但是对不起,它跟别的纯电产品比少了两个优势。
第一,不管是前备厢还是后备厢,空间上为了布置增程器、油箱整个这一套东西肯定是需要其它做出妥协的。
「可能 95%、96%、97% 的情况下都是用纯电,和原来小电池还不太一样,原来可能是 、85%、90% 在用,现在可能是 99% 都在用,所以它和纯电的企业比,一个要做功能上的妥协。」
另外一个妥协是,你电池再大,也还是要为了增程在电池可用区间做妥协,你也不可能真的装 100 度的大电池,即使你装了 100 度,你的可用区间也还是受一些影响。
「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干不过纯电。」
所以,空间要做妥协,续航也要做妥协,然后成本要上升,重量要上升,「哪怕一年就用两次,不还是要有使用成本嘛。」
当然,李斌表示这只是他的理解,不代表用户的看法,最后还是市场说的算,如果大家都买大电池的增程那说明他们就对了。
但整体而言,他认为蔚来的技术路线更加符合趋势,现在也看到了这个拐点,销量数字已经证明了。
今年 10 月份,纯电销量还是涨了不少的,涨了 20%,增程下降了 2%,「其实我觉得用户的心智也在发生变化。」
而且,他相信接下来几个月大家去看(销量)数字都能看到更大的提升,当然也不只是蔚来这一家公司在努力。
原来造增程车的厂商纷纷都在推出纯电的产品,也证明大家看到这样一个趋势。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他非常同意插混、增程在基建不发达的地方有它的优势,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
但蔚来做事都是坚持以终为始地想问题,所以坚决走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终极技术路线。
他举例说,现在蔚来有 3577 座换电站,8 千多座充换电站,如果到了五千座、一万座呢?
而且,3 千座和 1 千座不是单纯的三倍关系,从网络效应角度来讲是平方的关系,快 9 倍。一旦有五千座、一万座,它的用户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今年两款大的 SUV 卖得好,跟我们过去这么多年在充换电网络方面做的努力是有关系的。这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拐点。」
残酷竞争还有十年?
整个访谈,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谈及 ET9 ——作为蔚来当下的旗舰车型,传说中对各个区总有「卖不好 ET9 的就换人」的考量。
而今年蔚来整个集团一个最显性的变化,或许也正在这里。
追求目标,各种动作也变得更为敏捷和有目标感,这次一次性上两个特别版在以往或许很难想象。
李斌谈及 ET9 时就说,他们会对这个品牌的 IP 非常耐心地进行管理。
而地平线特别版(Horizon)作为整个蔚来品牌里最高线的版本,对于 ET9 的订单贡献也特别好。
「最近明显看到 ET9 的用户因为地平线特别版下单的趋势—— 10 月份 ET9 新增的订单超过了 9 月份、8 月份,而且持续增加。现在加上两个特别版,相当于有三款特别版产品,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至于明年的竞争,李斌说,汽车产业过去这么多年来,哪年竞争不残酷?
2019 年,他说过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的三个阶段,认为差不多 24、25 年会进入决赛阶段。
「我们非常庆幸今天还能在这个决赛圈里,目前的位次和当年计划有点差距,但我们还是有自己的坚持。」
至于接下来决赛将持续多久,他不认为短期能够尘埃落定,这场决赛需要 10 年时间才能进入稳态,5 年时间会看清一个基本的轮廓。
「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活下去,慢慢来。」
点评蔚来这一年
最后要聊的,是蔚来这一年的发展,李斌自己怎么看?
毕竟从年头到现在,蔚来走出了非常陡峭的一条增长曲线。套用一篇文章的标题,的确有点绝地反杀的味道。
李斌先说了蔚来在底层核心方面的坚持,包括在智能电动汽车十大领域全栈技术的坚决投入,也包括可换可升级这个基建的坚决投入。
「这个大方向,过去不管是三年、五年、十年,蔚来做的这个事方向是对的。」
接着话风一转,他表示,「方向上,我们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方向有问题,但我们的执行 action 部分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一直在梳理公司体系能力,还有全员经营组织的变革。
他在现场说了个小故事:前阵子去供应链伙伴处拜访,对方「吐槽、抱怨」说,蔚来工程师现在算得太细了。他一听,内心还是很高兴的。
所以,「确确实实,蔚来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变成在经营方面越来越精打细算的公司,大家可以从我们的财报、经营数据里看到这些的成果。」
李斌想说的是,他们现在要学的事情是让每一分钱能够花到点子上,让每分钱能花得有效果,以前蔚来在这方面追求不够,现在坚决的做这件事,在内部算账!
甚至,11 月 20 日展馆彩排,一算账发现,晚上彩排要多花 3 万元加班费。他就调整自己的时间,早点到广州,下午彩排,把会议安排在晚上了。
「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现在蔚来这个事情已经变成内生的大家的行动。我非常愉快的改了我的行程导致晚上回酒店还要干一些活。」
(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