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迭代,推进了海内外各家车企的内卷;其中,老牌合资车也不再自封于燃油技术,都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领域上纷纷发力,毕竟中国这个庞大的汽车市场,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其中,宝马的态度很坚决。在近日的 2025 第二十三届广州车展上,宝马集团携 BMW、MINI 和 BMW Motorrad 三大品牌来参展,带来了二十多款车型;除了亮相车型外,宝马还向用户们展示了 " 新世代技术集群 ",这是宝马在国内首次以技术集群的方式展出,并且确认了国产新世代 BMW iX3 将于 2026 年下半年在沈阳投产,未来将率先搭载该技术。
言归正传,宝马展示了哪些新世代技术?这些技术有什么亮点?

首先,宝马展示的新世代技术集群包括新一代电驱系统、整合式驾控超级大脑、中国专属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和全新一代智能座舱,这些技术会率先用在 BMW iX3 上。
我们先来看看新一代电驱系统有什么亮点,首先该系统会采用宝马自研的第六代动力电池,使用 4695 圆柱电芯,和上一代电池相比,这一代能量密度提升 20%,更在热管理和快充效率上形成壁垒,使车辆电机能量损耗最高降低 40%,充电效率提升 20%。这样的好处就带来了新世代 BMW iX3 的 CLTC 纯电续航超 900 公里,充电 10 分钟可补能 400 公里。

其次是驾控超级大脑,宝马的新世代驾控超级大脑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进化,我们都知道,宝马的操控在业界都备受好评,为了能在电车上继续维持这一点,新世代的驾控整合了转向、动力、制动等 12 个传统 ECU,通过自研算法实时调整,实现更精准的底盘动态。所以,后续 BMW iX3 的车身响应、方向盘回馈、操控手感会让驾驶者很舒服。毕竟宝马在该次分享会上主要强调了 " 智能化要服务于驾趣,而非简单的替代驾驶者 "。

如果说电动化是宝马稳步前进的主线,那么智能辅助驾驶无疑是宝马必须补齐的 " 短板 "。 毕竟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智能辅助驾驶还是很重要的一项配置,而宝马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很多心血。在今年,宝马就和 Momenta 开启了深度合作,这也标志着后续推出的产品都带有辅助驾驶功能。据悉,新世代车型 BMW iX3 未来会采用 L2+ 级别的辅助驾驶,支持 NOA、眼神确认自主变道等功能。眼神确认自主变道,可能大家对这个功能不太信任,觉得不安全,但要知道的是,宝马在智驾安全上的策略是很保守的,此前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说过:" 宝马不会把未经验证的技术装到车上。" 除此之外,宝马还为每一项智驾功能设计了 "AI 护栏 ",该设计可确保极端场景下,系统仍可安全收场,就比如宝马 5 系 L 的眼神变道,只有驾驶员主动注视后,系统才执行变道动作。

最后就是智能座舱部分,可以说,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不仅仅只体现在产品本身,在智能座舱方面也有很深度的布局。据统计,宝马在华有 460 多家供应商,研发团队超过 3000 人,智能座舱方面的占比已达 70%。所以新世代的宝马车型未来的智能座舱都将会有 3D 抬头显示、视平线全景显示、中控大屏幕和语音控制等功能,简单地来说,现在国产新能源有的智能座舱,宝马未来都会有,甚至可能会做得更好。

此次的广州车展,宝马所分享的新技术,就是明确了一个信号,我们在电动化的转型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从新的电驱系统到智能座舱,宝马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这种最大的转变就是让智能化服务于驾趣,现在很多电动车其实都是智能化大于操控,很多用户都抱怨开电车头晕,坐电车更晕,而宝马的操控在业界备受好评,它在面对电动化转型上,特别是在操控上,它该保留的绝不会放弃,我想这也是宝马操控好的原因吧。

总的来说,宝马在面对本土化的转型中,宝马的行为很值得尊敬,因为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内卷程度很高,特别是纯电车,虽然宝马的 4695 圆柱电池可以使续航提升至 900 公里,但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毕竟国内市场的价格战和更新迭代的速度,宝马也要适应下来。虽然在后续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但宝马在面对电动化转型上,还是给我们交出了一份兼顾技术和创新的答卷,本就有着豪华车的制造底蕴,在面对电动化转型做出的态度又很坚决,这份勇气和举措,真的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起码它真的用心了。
虽然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很拥挤,竞争激烈,但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有车企能拿得出新技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产品出来,都会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希望未来的 BMW iX3 上市后的表现,能给宝马集团带来一个好成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