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实验室 4小时前
中国人缺蛋白,凭什么怪米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酵母蛋白可隐形融入日常饮食,解决国人蛋白质摄入难题。

当「高蛋白」从一个「健身人群的小众需求」,变成「全民日常食物的标配」,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我们到底缺不缺蛋白质?

去年有则新闻说中国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已经超过美国,引起了广泛讨论。

很多人觉得诶不对啊?不是一直说美国人天天吃肉,我们肉蛋奶摄入不够,怎么我们蛋白质摄入还更高呢?

事实上呢,这是很多媒体犯了个错误。这个数据实际上统计的是人均蛋白质的供应量,而不是摄入量。

如果根据我们国家前几年自己的统计,我们的蛋白质人均摄入量大概在 65-85g 左右。达到了推荐标准,但离发达国家还略微有距离。

供应量与实际摄入量之间的差距,很多人经常将这个蛋白质的利用率问题,归结于我们的饮食结构。

01

关于「中餐缺少蛋白质」的说法,一般是说我们「肉蛋奶」吃得少。

但是在今天,牛肉都二三十块钱一斤了,鸡蛋、牛奶更是便宜。蛋白质摄入不足,其实不是因为匮乏,更多的是还是饮食习惯的问题。

那直接照搬「欧美饮食」,就真的科学吗?

美国人的饮食结构,确实是高蛋白,但同时也是「高脂肪」和「高糖分」的,其中也是包含了健康因素和不健康因素。

美国人的蛋白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巨量的乳制品。

但是这一点我们也没法直接拿过来,因为东亚约有 70%-90% 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受。

更别说基于营养学原理发明的那种「高蛋白饮食」,比如水煮鸡胸肉配西蓝花,说到底,这就是一种纯功能性的饮食,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所采用的「短期方案」,也注定只能在小部分人群中流行。

而我们要探讨的,不是小众人群,不是偶尔解解馋,而是十几亿人民的一年四季、一日三餐。

你很难要求一个习惯了「色香味俱全 」的民族,集体放弃如此丰富多元的烹饪乐趣,转而去拥抱一种「功能性」的、味同嚼蜡的营养食谱,只是为了补充蛋白质。

在我看来,让中国人彻底改变饮食习惯,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本质上,这其实是一个食品工业的问题。

要改变中国人的蛋白质缺乏,不是让中国人抛弃中餐,改吃牛排,而是应该依靠食品食品工业的进步。

想想看 , 如果身体缺碘 , 我们会让全国人民一日三餐吃海带吗 ?

不会。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加碘盐

上世纪 90 年代 , 我国很多地区存在碘缺乏问题 , 地方性甲状腺肿 ( 俗称「大脖子病」 ) 高发。1994 年 , 国家正式启动「全民食盐加碘工程」——你该吃啥还吃啥 , 做饭放盐就顺手把碘补了。短短十几年 , 全国碘缺乏病发病率下降 90% 以上。

类似的案例还有 : 面粉里加叶酸 ( 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 ) 、牛奶里加维生素 D、自来水里加氟 …… 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 :不改变人们吃什么 , 而是在日常饮食里 , 悄悄补上身体缺的那一块。

把这个思路放到蛋白质上也一样——如果能把蛋白质像「碘」那样 , 悄悄加进每天都吃的食物里 , 你吃着火锅唱着歌 , 稀里糊涂就把蛋白给补了 , 那该多好 ?

这不是臆想 , 而是正在变成现实。

02

食品工业最近找到了一个突破口——酵母蛋白

顾名思义,酵母蛋白,指的就是从酵母里分离提纯出来的蛋白质。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人类用了几千年,用来做面包、酿啤酒,以及发面。比如家里面食的时候常见的安琪酵母,就是酵母的一种,用来发酵面食。

但是,酵母还有一个巨大的价值,那就是酵母细胞里含有高达 40-60% 的优质蛋白质,且氨基酸组成接近动物蛋白。

以酿酒酵母为原料,通过酶解等技术,也就是用生物酶把它温和地「拆开」和提取,把酵母细胞给「破壁」,然后把蛋白质分离、纯化出来。

它和我们熟悉的乳清蛋白、大豆蛋白一样,都是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氨基酸,是肌肉、免疫系统、器官组织的原材料。

不同的是,酵母蛋白的「身份」更像是第三种路线:它既不是动物来源,也不是植物来源,而是一种微生物蛋白。

这意味着它既不需要放牧来养牛,也不需要大片耕地来种豆,它靠的是发酵罐里的微生物——就像酿啤酒一样,通过可控培养,把酵母「养胖」,然后提取其中的高纯度蛋白。

这就注定了,它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和可持续供应优势。

酵母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乳清蛋白相当,它含有全部 9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甚至在某些必需氨基酸上更均衡,消化吸收率高达 96%。

此外,它还富含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锌、硒等微量元素,这让它更接近一种「全营养」蛋白。

根据国家卫健委对它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公告和行业标准,酵母蛋白的蛋白质含量,需要高达 70% 以上(g/100g)。

作为对比,鸡胸肉里的蛋白质含量大概 10-20%;一颗鸡蛋里的蛋白质含量 13-15%;号称「植物肉」的豆类,蛋白质含量 20-30% 。

这么看来,酵母蛋白至少 70% 的蛋白质含量,效率确实很高。

03

但是,这还不是它最「颠覆」的地方。

酵母蛋白最大的优势,是它可以「隐形」,它不像传统蛋白粉那样需要额外冲饮,而能自然融入各种食品中。

酵母蛋白本身风味中性、几乎无异味。

这意味着,蛋白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塞进面包、饮料或调味酱里,而不改变食物原本的味道。

相比之下,乳清蛋白带有明显奶腥,大豆蛋白则有豆腥味,这些都让它们很难在日常食品中完全隐身。 这意味着,你吃的还是那口家常味,补的却是顶配蛋白。

目前,酵母蛋白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但增长趋势非常明显。在国际酵母蛋白品牌环踞的市场里,中国的酵母蛋白品牌也在发力。

从厨房的一袋发酵粉,到如今的营养科技企业,一直都在用最朴实的方式,让「吃得更好」变成现实。

安琪 AnPro 酵母蛋白来自天然酿酒酵母,通过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提取而成,蛋白质含量超过 80%,氨基酸组成与乳清蛋白相当,还零乳糖、富含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对肠胃温和、吸收率高。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担心高蛋白的嘌呤问题,但事实上,AnPro 酵母蛋白是将核酸去除后的蛋白质,在经过冲饮后,是妥妥的低嘌呤食品。

更妙的是,它几乎没有味道,反而带着一丝天然鲜香。

你可以把它加入馒头、粥、面、豆浆、饼干、汤圆水——它不会改变味道,却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提升营养。

安琪 AnPro 酵母蛋白,是为中国食品工业量身定制的新蛋白方案,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使用酵母蛋白的产品出现,可以不改变饮食习惯,不割裂文化,只是更聪明、更轻松地补蛋白。一勺之间,让日常餐桌,变成真正的营养升级。

当「高蛋白」从一个「健身人群的小众需求」,变成「全民日常食物的标配」,中国人的蛋白质摄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那一天,我们才能说:中国人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不是靠改变饮食文化,而是靠食品工业的技术升级;不是让消费者适应产品,而是让产品适应消费者。

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这才是食品工业的终极使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