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
11 月 22 日下午,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改革办、财经办)主任陈宏斌就规划《建议》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群策群力,科学谋划未来五年
陈宏斌介绍,《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使命任务,立足 " 十五五 " 湖北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确定了未来五年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总体目标。基于这一总体目标,明确了 " 十五五 " 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方针、关键领域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
在起草过程中,着重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对标对表。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建议》全篇的逻辑主线。在框架结构上,与中央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基本保持一致;在主题立意上,锚定总书记赋予我们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将省委关于支点建设的战略部署贯穿全篇;在主要内容上,全面贯彻了党中央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二是坚持谋深谋实。省委安排省级领导同志带头开展领题调研,组织省直有关部门、省内外有关专家开展 29 项重大课题研究;先后召开 40 多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问题,谋划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大工程,其中 14 个重大项目、11 项重大工程、21 项重大行动写进了《建议》,为未来五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三是坚持群策群力。省委坚持开门编规划,将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起草全过程,王忠林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党外人士、市县党委书记、基层代表、正省级老同志等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开展了为期 4 个月的网上征求意见活动,整理出意见建议 1300 多条,为起草好《建议》稿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坚持精益求精。王忠林同志先后 5 次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3 次主持召开起草组全体会议,研究《建议》稿起草工作。文件起草组在省委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工作,反复打磨、数易其稿。可以说,省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的起草过程就是一个凝聚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共谋发展的过程。
未来五年,湖北面临 " 四期叠加 "
面向 " 十五五 ",湖北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又将面临怎样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陈宏斌介绍," 十五五 " 时期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聚力突破、全面提升的重要阶段,是推进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具体来说,处于战略地位整体跃升期、高质量发展关键转型期、综合优势系统重塑期、基本建成支点加速冲刺期。
其中,支点建设聚力突破、全面提升、取得决定性进展,是 " 十五五 " 时期我省发展的历史方位;" 四期叠加 " 是 " 十五五 " 时期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今后五年谋划和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起点和重要依据。
明晰了自身情况和前方的环境," 十五五 " 期间的具体目标又是如何科学设置的?
陈宏斌介绍,全会基于对 " 十五五 " 时期我省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把 " 国家目标 " 与 " 支点定位 " 有机结合,提出我省 " 十五五 " 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总的战略要求和工作主线。同时,对标国家 " 十五五 " 发展目标,综合考虑我省发展基础、条件和趋势,统筹积极有为和切实可行,兼顾系统全面和突出重点,从 7 个方面提出了我省 " 十五五 " 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这些具体目标是确保到 2030 年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前进坐标、衡量标尺。
聚焦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总体目标
这次省 " 十五五 " 规划《建议》提出,到二〇三〇年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如何理解这一总体目标?
陈宏斌介绍,这个总体目标,可以从 3 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是体现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政治自觉性。加快建成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光荣使命,总书记时刻关心关注着支点建设进展,去年考察时强调 "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不仅再次明确了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支点使命,更突出强调了 " 加快建成 " 的紧迫要求。这次全会提出的 " 十五五 " 时期确保支点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既体现了坚定擎举 " 支点建设 " 大旗的战略定力,也展现了坚决落实总书记 " 加快建成 " 重要要求的鲜明态度,必将引领全省上下以支点建设的更大成效坚定捍卫 " 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 " 两个维护 "。
二是体现了立足全局、服务大局的历史主动性。支点建设不仅事关湖北一域,更关乎现代化建设大局。从全国来讲,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这就要求各个地方都要在大局中找准定位、竞进作为。全会提出 " 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 ",就是 "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 的 " 湖北方案 ",与中央精神在战略上高度契合、目标上有机结合、推进上深度融合。
三是体现了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战略连续性。省委省政府关于支点建设的既定部署是 " 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 ",2030 年要基本建成支点,2035 年要全面建成支点。" 推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取得决定性进展 " 就意味着 " 基本建成支点 ",保持了支点建设战略部署的连续性、稳定性,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 十四五 " 支点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跃升
经济总量先后跨过 5 万亿元、6 万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完成 " 十四五 " 规划目标
投资规模保持在每年 2.5 万亿元以上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等 5 个支柱产业达到万亿级
高端装备、新材料等 6 个优势产业达到 5000 亿级
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北斗及应用等 19 个产业达到 1000 亿级
规上工业企业总量增至 2 万家以上
数字经济规模超过 3 万亿元
枢纽优势实现系统性重塑
实现 " 市市通高铁 "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建成投运、畅达全球
内陆开放高地初步形成
创新动能实现突破性裂变
市场主体规模突破 1000 万户
技术人才规模超过 1100 万
两院院士增至 93 位
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
以 164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等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构建
预计 2025 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分别达到 3.5 万家和 5 万家
技术合同成交额将突破 6000 亿元
生态环境实现显著性提升
长江干流、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
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建成运行并实现扩容
民生福祉实现持续性改善
连续 5 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90 万人
建成 860 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政治生态实现革命性锻造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
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设扎实推进
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
全省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