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肖潇
编辑丨王俊
几乎所有奶茶咖啡品牌都在自建 App 和小程序。通过线上点单沉淀用户数据,锁定核心客群,这已是茶咖行业的一条重要策略,但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常常被忽视。
最近因股权出售备受关注的星巴克中国,就面临一起隐私投诉。11 月 19 日,北京消费者于泽辉的手机连续弹出星巴克 App 的推送:" 您正路过 " 附近门店的活动。" 根据我的实时位置推送,而且不止一次,我走到哪就推到哪家店。"

(图源:受访者)
" 像追杀式营销。" 于泽辉这么形容,尤其是 " 您正路过 " 的标题字眼,很容易让人产生被 App" 跟踪 " 的担忧。作为律师,于泽辉翻遍了星巴克 App 的《隐私政策》,也没有看到使用位置信息营销推送的条款。
扫码下单、查找门店时过度索取个人信息,这几年消费者对数字化餐饮的抱怨不断。这并非星巴克第一次因个人信息问题被点名,而类似投诉在茶咖行业更是屡见不鲜。
定位营销
于泽辉告诉我们,自己下载星巴克 App 两年,这是第一次遇到此类情况。19 日下午,他照常通过星巴克 App 点单。傍晚路过北京朝阳区嘉里中心附近时,大概两公里外的星巴克臻选店便开始弹出 " 一豆两喝 " 的促销消息。
11 月 24 日,星巴克关怀中心的工作人员跟于泽辉电话解释,公司使用的是苹果 " 地理围栏 " 技术,之后会下线该功能。
所谓 " 地理围栏(geo-fence)",是苹果自 2012 年开始提供的一项位置服务。合规安全公司北京汉华飞天总经理彭根解释,它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雷达系统,用户进入或离开指定区域,就会触发手机的广播通知行为。
在苹果系统中,这项技术被用于许多提醒场景,例如提示 " 设备可能不在你身边 "。一些亲子类 App 也会利用它监测孩子是否离开特定区域。但在设计早期,苹果还明确希望 " 地理围栏 " 可以成为营销工具——用户靠近 Apple Store 时自动收到提醒。星巴克多年来也宣传类似的地理围栏式营销,当用户在门店附近时发送通知,吸引进店,提高客流。
或许是考虑到隐私保护趋严,苹果对这项技术加上了不少限制。苹果的开发者使用文档写道,App 开发者需要将监测地址注册到苹果系统库,一个坐标的最大触发半径为 1 公里,现在每个 App 最多只能监测 20 个范围。

(设置地理围栏后,可以在 " 提醒事项 " 中提示用户取干洗衣服|图源:苹果开发者使用文档)
但无论限制如何,地理围栏本质是一种位置服务,而位置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使用时必须慎之又慎。
" 用定位信息做营销不是不可以,但必须符合合规要求。" 彭根说,按照国内规定,不管是模糊定位还是精准定位,都需在《隐私政策》中清晰告知目的,并取得用户的单独同意。同时,这类基于个人信息的定制化营销,还需要提供一键关闭的开关。
于泽辉现为北京星也律师事务所担任高级顾问,他进一步指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取得同意,并充分说明目的。尤其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要取得单独同意。而按照星巴克 App 最新的《隐私政策》,位置权限的用途只说明了四项(找门店、订餐、预订空间、参加特定活动),均未提及营销推送。
虽然用户在星巴克 App 首页点单时,会被单独提示 " 开启定位服务 ",但理由也是查找附近门店,而非推送促销活动。
星巴克中国对此向 21 记者确认,基于定位推送门店活动的功能现在已经下线:" 对于用户反馈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并对由此带来的不佳体验深表歉意。公司将持续做好隐私保护并提升用户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注意到,星巴克 App 内嵌入了第三方 SDK 极光推送。其在《个人信息第三方共享清单》中提到:极光推送的功能包括 " 根据用户位置推送附近门店活动 "。关于该项 SDK 如何发挥作用、是否仍在使用,星巴克中国未回复 21 记者问询。
点餐也有隐私风险
星巴克的隐私投诉并非个案。" 点杯奶茶像签卖身契 "" 喝咖啡也要手机号 "" 小程序和 App 有八百个心眼子 " ……收集用户手机号、位置、消费习惯等数据已是餐饮标配,近年来消费者的不满肉眼可见。
监管部门也重点关注到了这一场景。2023 年 6 月,星巴克因频繁诱导索取用户手机号、诱导消费者提供精准位置信息、频繁弹窗诱导注册会员等问题,被上海市网信办、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多部门约谈。今年 6 月,星巴克等 64 款移动应用,再次因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通报。
除了星巴克,瑞幸咖啡、Tims 天好咖啡、茶百道、CoCo,同样曾被工信部点名私自收集用户信息、过度索取手机权限。
2023 年,上海消保委暗访了 CoCo、茶百道、7 分甜和蜜雪冰城在内的上海 29 家知名奶茶快餐店。其中 CoCo 被指问题最突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甚至无法进行点餐。
茶咖商家也盯上了个人信息,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当下的餐饮品牌市场,数字化运营已是一项核心竞争力。精准营销、会员体系、产品迭代、转化触达都需要大量数据支撑,而在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数据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强。
在刚刚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瑞幸就提到,瑞幸咖啡 App 已经有超过 1 亿月活用户。最高价值的折扣券、咖啡星人勋章、瑞王卡等核心优惠全部通过自有 App 独家发放,确保为全渠道最低价,锁住客户群。
压力对星巴克更为现实。最新财报显示,星巴克 2025 年门店交易量增长 4%,但客单价下降了 5%。为了对抗竞争,星巴克今年一直在加码促销,包括 App 独家发放优惠券,外卖平台将部分产品价格压低到 20 元区间等等。本次引起争议的 " 一豆两喝 " 活动,也是星巴克臻选店的近期促销之一。
在这样的运营逻辑中,精准触达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如果用户告知不明确、授权不充分,就可能越过隐私红线。数字化竞争与合规要求之间的拉扯仍在继续,整个餐饮行业还需要给予更多重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