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坊间传言,大疆是因为看到 OPPO、vivo 等手机品牌都打算入局云台相机赛道,才决定在 10 月 9 日突袭开启降价大促。
消息真不真不好说,但是要打大疆 Pocket 3 的产品,还真来了。只是没想到率先掏出对标产品的,不是传闻中一直 " 狼来了 " 的 OPPO、vivo,而是不声不响的荣耀。
10 月 15 日,本来好好的 Magic 8 系列发布会,荣耀突然掏出了个 "One More Thing":一款搭载了云台摄像头的 " 机器人手机 ": Robot Phone。
严格来说,这款手机还是个 PPT 状态,也就是所谓的 " 概念产品 ",要在 2026 巴塞罗那 MWC 上才亮相。不仅设计得有点脑洞大开,其中的很多想法、功能、细节能不能量产,还是未知之数。
但我认为,这款产品还是能让大疆,带来一丝凉意的。
" 邪修 " 手机
在一切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荣耀是怎么定义 Robot Phone 的:
一个集成了 AI 大脑和机器人身体的 " 新物种 "。
荣耀说,它具备 AI 的超强大脑,能随时随地洞悉万物;具备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陪你共享生活点滴;更能化身你的专属摄影机,敏锐捕捉每一个有爱的珍贵瞬间。
不过,什么超强的 AI 能力、机器人的超强行动力,这些未来大饼我们通通不用看,只看这个从后向前翻出来的摄像头,它能实现的最基础功能:云台相机,产品的定位就十分清晰了。
在产品设计上,处处都可以看到荣耀 Robot Phone " 致敬 " 大疆 Pocket 3 的地方。
Robot Phone 的后置摄像头,带有一个可活动的机械臂,平时用作后置的时候,通过折叠的方式,藏在常规的后置摄像头模组中。
一旦有需要,这个区域有个像滑动门一样的玻璃往右打开,然后摄像头就会通过机械臂的带动,做一个后空翻,向前探,最终形成一个像云台相机。
在官方的演示视频中,给了它非常多脑洞大开的功能:放在胸前口袋里时,摄像头模组就像一个小脑袋,从口袋里探出头来,观看外面的世界。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手机的自动追踪跟拍能力。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并追踪移动中的人物。无论是走动的人群,还是焦点人物的转身,都可以保持镜头的跟随和跟进拍摄,是 " 机器人 " 属性的重要体现,让手机具备了自主运镜的能力。
视频还展示了在极限运动(如高空跳伞)中,该摄像头能稳定地记录画面,暗示其具备强大的防抖和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拍摄环境。
还有镜头当前置摄像头使用等比较常规的玩法。当用户在选择衣服时,摄像头自动调整角度,并能在屏幕上展示 "DRESS CODE" 等 AI 辅助信息,体现了 AI 与影像的深度结合。
上面的几种功能演示,尽管被包装上了 " 机器人 ""AI"" 人工智能 " 等宏大叙事,但往细里一想,荣耀就是冲着大疆 Pocket 3 去的。
在核心形态方面,大疆和荣耀两款产品的主打卖点都是集成的机械云台相机。
大疆 Pocket 3 本质就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 " 相机 + 三轴机械增稳云台 " 设备,荣耀 Robot Phone 同样拥有一个可升降、可多轴转动的机械结构摄像头。
这个结构虽然不一定能达到专业的三轴增稳,但其实现的功能与云台的核心理念一致——让摄像头可以脱离机身进行自由移动和稳定拍摄。
而在核心功能方面,大疆和荣耀都是智能追踪跟拍。
大疆 Pocket 3 的核心卖点是其最新一代的 ActiveTrack 6.0 智能跟随功能,能够非常精准、平滑地锁定并跟随移动的人或物体。
而荣耀这边,官方视频中花费大量篇幅展示的核心功能同样是 AI 人像跟拍。无论用户如何移动,摄像头都能自动旋转和调整角度,始终将人物保持在画面中,这与 Pocket 3 的智能跟随功能如出一辙。
甚至在使用场景方面,两者都着重宣传了解放双手的自拍与 Vlog 创作。
大疆 Pocket 3 就不用多说了,它本就是被广泛认为是 "Vlog 神器 ",创作者可以将其放置在任何地方,让它自动完成跟拍,从而解放双手进行讲解或表演。
而荣耀 Robot Phone 在视频中展示的使用场景,如放在桌上拍摄聚会、记录宝宝、辅助穿搭,也完全是这个逻辑,让手机本身变成一个无需手持的、自动化的摄影师,极大地提升了单人内容创作的便利性。
至于前后共用一个摄像头、两者都强调便携、小巧和一体化设计这些,就不用多说了。
总结来说,荣耀 Robot Phone 就像是一个 " 内置了大疆 Pocket 3" 的智能手机。它借鉴了 Pocket 3 这类产品在影像创作上的核心优势——通过机械结构赋予摄像头超越人手的灵活性,并结合 AI 算法实现智能追踪,然后将其深度集成到手机这一日常必需品中,解决传统手机在视频自拍和动态场景记录中的痛点。
这样的产品,可能会比 "XX 手机品牌推出一个云台相机产品 " 更加令大疆警惕。
荣耀的如意算盘是,这款产品出现,要改变的是竞争的维度,旨在让 " 独立云台相机 " 这个品类本身变得非必要,从 " 产品竞争 " 变成了 " 品类替代 ",到时候赢过大疆,就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了。
这就好比当年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扼杀了卡片相机市场,并不是因为手机的画质一上来就秒了卡片机,而是因为它在够用的情况下,永远可以带在身边。
不过暂时看来,大疆还没有什么确切的压力。这种云淡风轻,恰好来自荣耀 Robot Phone 自身。
骨感的现实
荣耀 Robot Phone 画出来的大饼固然令人神往,但前提是,荣耀真的能克服这款手机展现出来的,巨大的硬件工程难度。
事实上,形态上接近荣耀 Robot Phone 的手机,过去并非没有。2015 年,荣耀自己就推出过一款逻辑相似,摄像头从后往前探的手机,荣耀 7i。
在那个年代,手机影像传感器的能力有限,前置摄像头普遍只有几百万像素,自拍效果顶多算 " 拍个亮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一些厂商想出了 " 后摄前用 " 的 " 歪点子 ",荣耀 7i 的翻转摄像头便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凭借其 1300 万像素的翻转主摄,它在自拍画质上,的确完爆了当时烂大街的 200 万、800 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另外荣耀 7i 的这个摄像头也和 Robot Phone 一样有阻尼,支持 0-180 ° 随意停住,相当于自带 " 俯拍、仰拍、低角度、俯视角 " 三脚架。
再加上当时主流手机还留有大额头 + 前置开孔,荣耀 7i 直接取消前置模组,正面只剩一块 5.2 英寸屏,视觉一体性更好,屏占比更高,也算是在真 · 全面屏时代,尽力压缩边框尺寸的一次尝试。
既然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好处那么多,为什么只出了一款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核心原因在于,它带来的妥协远大于创新。
翻转机构始终是一个额外增加的实体。为了容纳翻转机构,必须在机身内预留凹槽,在那个电池技术落后、快充尚未普及、用户电量焦虑比现在只多不少的时代,这种空间占用往往意味着直接牺牲本就捉襟见肘的电池容量。
另外,为了实现翻转,荣耀 7i 的摄像头被做成了一根长条,肉眼可见其模组尺寸极小,这严重限制了传感器的尺寸,而在荣耀 7i 之后安卓手机快速进入到了比拼摄像头传感器尺寸的时代,如果荣耀坚持这样的设计,就意味着一辈子都会与大型传感器无缘。
最终,荣耀 7i 的翻转摄像头与其说是一个卖点,不如说是一个为了实现单一功能而做出多方妥协的设计,其消亡是市场和技术选择的必然结果。
时隔十年,荣耀再次拾起机械摄像头的设计,但 Robot Phone 面临的挑战,相比当年的 7i 只多不少。
现在智能手机的主流是轻、薄、高集成化,然后还要兼顾散热和大电池。正如今年 iPhone 为了散热、续航和性能的平衡,不得不使用异形电池来 " 偷 " 空间,然后突出一大块镜头模组用来堆叠主板,以放下大型的 VC 均热板。
而 Robot Phone 的翻转镜头结构远比过去的手机复杂,它是一个包含旋转翻转机构、硕大的多轴云台、以及镜头保护盖板的庞大系统。
为了容纳这个 " 大家伙 ",需要机身需要 " 挖 " 多深?它对电池空间、散热空间的挤兑,以及极限贴近屏幕面板后要面对的散热困境,影响有多大?一切都是未知的。
同时,结构越复杂,潜在的故障点就越多。高速运转的电机、精密的齿轮和排线,都将面临严苛的耐用性、防尘防水考验。除了芯片本身的热量,云台电机在工作时也会产生巨大热量,多个热源叠加在一个被极度压缩的空间内,散热压力巨大。
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最核心的悖论:为了让云台运动得足够快速、轻便,其承载的摄像头模组在体积和重量上必须被严格控制,这很可能意味着它无法用上当前最顶级的、尺寸巨大的旗舰传感器。
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荣耀耗费巨大的内部空间和成本,打造了一个先进的机械云台,但这个云台却可能因为体积所限,搭载了一颗画质一般的摄像头。
而且别忘了,大疆 Pocket 3,可是一款支持支持 10-Bit D-Log M 和 HLG HDR,专业视频工作流的 " 专业设备 "。而从目前荣耀现存的视频拍摄能力积累来看,不说和大疆比,和手机顶尖的苹果、安卓顶尖的 vivo,都还有很大差距。
就一款这样处处充满妥协的产品,真的能胜过大疆 Pocket 3 吗?荣耀这个理念的推出,噱头和现实之间的比重,各占多少呢?
创新值得鼓励
总而言之,无论是实用性还是功能性,甚至是从画饼的角度来看,都很难说荣耀 Robot Phone 会是一款能走量大卖、最终威胁到大疆 Pocket 的产品,甚至产品能不能落地都是问题。
当然或许荣耀从来也没对它有这样的期待过。荣耀自己的话说,它是荣耀 α 战略的一次实验和具体体现,是一次试水,是一款概念机。
只是如果最终的量产版本还是保留了这样的摄像头结构,那还是免不了要面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难题;如果量产版本去掉了这个复杂的云台结构,那就和整个概念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了。
不过,从整个市场的角度来看,还是很欢迎荣耀多整一些花活的。
当初我们一通分析小米 17 Pro 系列的背屏是无效创新、是脱裤子放屁,最终小米 17 Pro 系列的激活超过 100 万台了;说不准荣耀这个看似累赘的新点子,也能成为点燃荣耀线下销量的契机。
哪怕最后荣耀 Robot Phone 的前瞻创意只落得一个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的下场,只要为这个死气沉沉的机圈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就值得鼓掌。
历史文章
Review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