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明星华人博士生的创业机器人,终于正式亮相!

虽然之前卡帕西已经提前剧透,但实际颜值和轮廓大差不差~ 转过身来,它长这样:

卡通小脸蛋、头顶棒球帽,白橙配色,轮式驱动,可伸缩的小蛮腰。这颜值如何?
当然,光有颜值还不够。
在无剪辑、无后期、无遥操的 demo 中," 帽子小哥 " 能把餐具稳稳放进洗碗机,把散乱的袜子叠得整整齐齐,还能亲手为你冲上一杯咖啡。
这款号称能把 " 周末还给你 " 的机器人名叫Memo,售价与 1X 的家用机器人持平,2w 美刀(14 万元)就能带回家。
有意思的是,就在发布前的几个小时,它可能还不叫 Memo。
主创团队在线求网友支招起名,妥妥的年轻人创业,主打一个听劝~

Memo,助人为乐的机器人
宣布创业具身后,赵子豪与迟宬两位具身顶流博士的首款机器人产品——Memo也如期和大家见面。
与1X前段时间发布的NEO一样,Memo 主打家务场景。
除了一开头视频中的收拾桌面,叠袜子,做咖啡,Memo 还能帮你叠衣服,哪怕衣服被扔到头上也能继续。

看得出来,这抗扰确实很强了。
弯腰捡垃圾也是顺手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面曝光前,还有段小插曲。
为防止 19 号素材太多,Sunday 提前发布了一段机器人拿红酒杯的视频片段。

网友据此猜测,力感应可能是重点。
而创始人赵子豪也是在回应中确认了这一点:
抓握玻璃杯的力矩和旋转咖啡机的力矩完全不同,需要更精确的力学控制。我们会在之后分享具体的细节。

虽然当时他卖了个关子,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 Memo 背后的具身模型:ACT-1。
ACT-1:在零机器人数据上训练的机器人基础模型
据 Sunday 官方透露,ACT-1 是首个融合长时序操控与基于地图的导航的端到端模基础模型,仅需输入像素或观测值,就能直接输出全身动作指令。
这一基础模型不仅支持 Memo 丝滑完成上面的长程任务,还能在未见过的家庭场景中完成导航 - 操作任务。
更关键的是 ACT-1 完全依赖人类数据。
一方面,在从餐桌到洗碗机任务中,ACT-1 在自主导航近40 米的同时,与21种不同物体进行了33类不同、共68次灵巧交互。
另一方面,在陌生环境导航 - 操作任务中,Memo 能够在 6 个未见过家庭环境中,实现盘子里取餐具这类精细任务。
具体来说,由于新环境的户型平面图在训练中从未出现过,所以模型本身并不知道洗碗机或餐桌的位置。
为了让模型能够在新家中导航,模型在训练中让其以环境的 3D 地图为条件输入。
通过接触大量多样化的家庭布局数据,模型学会了解释这些地图,而不是记忆具体的房屋。
因此,当被放置在一栋新房子中时,ACT-1 能利用给定的 3D 地图导航到关键位置。
而支撑起上述强大能力的核心,正是 ACT-1 训练所依赖的独特数据采集硬件——技能捕捉手套。

相较于以往依赖遥操的数据采集,ACT-1 的训练完全使用来自技能捕捉手套的数据进行训练。
这款手套与 Memo 的手部共同设计,它们拥有完全相同的几何结构和传感器套件。
换句话说,只要你戴着手套能做到,Memo 就能学会。

据悉,这套数据采集设备仅需400 美元,极大地降低了传统数采设备的成本。
Sunday 还表示,他们目前已经向各地的开发者寄送了超 2000 副。所以,随着真实使用数据的增多,Memo 也将进一步学习掌握更多的技能与更自然的动作。
此外,为了弥补除手以外的动力学差异(如身高,躯干等),ACT-1 还开发了一套技能转换(Skill Transform)技术。
这套技术能对原始观测数据(涵盖运动学数据与视觉数据)进行精准校准,有效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细节差异。
得益于此,通过技能捕捉手套采集的人类数据,能以近90%的成功率转换为机器人可用数据,让最终的训练集合具备极高保真度。
这不仅意味着 Sunday 内部开发者能借助技能捕捉手套,让机器人快速习得更多技能。
更重要的是,任何购买 Memo 的用户,都能亲手教自己的机器人新本领。
对此,Sunday 创始人赵子豪也明确表示:
我们希望人们应该能够教自己的机器人。
爱戴帽子的机器人
Memo 身高 1 米 7,体重 170 磅,约 77.1 公斤,水平臂展 0.8m,升降柱垂直可达 2.1m,是个妥妥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他的每条手臂有 7 个自由度,手部有 4 个自由度,腕部 1 个自由度,下半身有 4 个自由度。

赵子豪表示:
整个机器人没有任何外露的螺丝孔,所有面板也几乎完美对齐。

值得一提的是,Memo 全身采用刚性与弹性聚合物的混合材料,以提升结构稳健性与安全性。机体的软壳等部件还提供多种颜色可选。

(这下知道为啥机器人戴帽子了吧)
而且,Memo 采用触感柔软的硅胶外壳,没有尖锐的边角,可以用任何家用清洁产品擦拭,时刻保持干净。
在运动表现和续航方面,Memo 速度跟人走路差不多,平均速度每秒 1 米。
在充满电后可以运行 4 个小时,充满电则需要一个小时。官方表示后续会上新自动充电功能。
为了保证家用的安全性,Memo 如果受到碰撞,会自动复位,即使在任何配置下断电,也能保持稳定。
而且,它只会执行人教给他做的任务,对于想要自己动手让 Memo 更聪明的用户,也可以进一步的申请训练资格。
目前,Memo 仍处于测试环节,预计 2026 年正式推出。
One more thing
Sunday 是由两位斯坦福顶尖华人博士赵子豪(Tony Zhao)和迟宬(Cheng Chi)联合创办的机器人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与全栈机器人研发。

赵子豪曾在 DeepMind、Tesla 与 GoogleX 工作,是 ALOHA、ACT 等明星项目核心作者;
迟宬则是 UMI 和扩散策略(Diffusion Policy)等明星工作的第一作者。
两人将硬件、数据与算法大脑整合为完整技术栈,力图打造一款友好、安全、实用、价格实惠且完全自主的机器人。
参考链接
[ 1 ] https://www.sunday.ai/
[ 2 ] https://x.com/sundayrobotics/status/1991196264772387261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 完 —
聊 AI,当然得来量子位 MEET2026 智能未来大会!
张亚勤、孙茂松等首波 AI 行业重磅嘉宾已确认出席,还有更多嘉宾即将揭晓 了解详情
12 月 10 日
北京金茂万丽酒店
,期待与你共论 AI 行业破局之道
点亮星标
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